(一)万变身份 不变初心 —— 班主任的 “百变 cos”
作者:盛蕾(高中部)核心主题:班主任需灵活切换多重角色,以共情与专业陪伴学生成长
今年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第十年,虽十年不短,却全无疲态。身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具备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的能力,更要化身多重角色应对不同场景:有时是 “消防员”,第一时间处理学生突发问题;有时是 “医生”,疏导学生 “亚” 健康心理;有时是 “警察”,理性查明事实、化解矛盾;更多时候是 “学生”,主动学习潮流词汇与学生同频共情。
1.
化身 “消防员”: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刚当班主任第一年,班级宋同学托福考 108 分,全班庆祝时,我却忽略了崔同学 —— 她虽有进步却未达预期,眼含泪珠。这件事让我深刻意识到,需保证与所有学生的情感交流畅通。此后,我从不强迫学生接受建议,而是以成年人的平等姿态沟通,让学生自主衡量选择,反而收获更好的效果。
2.
3.
化身 “警察”:理性化解矛盾,延伸教育意义一次晚自习后,一名女生称 AirPods 丢失,并暗示同班同学可能拿走。我先稳住失主情绪,借她有线耳机缓解听力练习焦虑,再通过 “不明察只暗访” 收集信息,最终发现是乌龙 —— 耳机被误放进自己的书包。事后,我引导女生主动向被怀疑的同学解释,还召开 “出国后如何管理生活” 主题班会,邀请毕业生分享海外生活经验,让学生意识到物品管理的重要性。
4.
5.
化身 “医生”:用趣味活动修复学生关系每学期末,班级会举办主题颁奖典礼。今年以 “绿色健康” 为主题,针对两名因小摩擦不和的男同学,我未直接说教,而是为...
6.
-pOK万变身份 不变初心-盛蕾.docx 和其他 6 文件
把这些word原文 按顺序统一在一个word里 不做任何改变
教师教育实践文集
万变身份 不变初心
—— 班主任的 “百变 cos”
盛蕾 高中部
今年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第十年,虽然十年不短,但是全无疲态,身为班主任的我们不只是要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超能力,还要具备各种角色 cosplay 的能力,那么 —— 我们到底是谁?由于我们的工作性质和遇到的事情,有的时候我们不止是一位老师,我们会化身 “消防员”,哪里有 “火情”,哪里我们第一时间到;有的时候我们是 “医生”,要解决孩子们诸多 “亚” 健康状况;有时候我们甚至是 “警察”,要找到事情的真相,要找到那个人;我们更多的时候还可能是一名学生,不断适应时代和学情的变化,始终保持充电的状态。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到底是谁?
每次看到消防员的出警注意事项我感同身受。消防员出警要熟悉现场的情况,就好像我们要了解关于孩子的每一个细节。记得在我刚成为班主任的第一年,德育工作经验并不丰富。班级当时有一名宋同学,托福成绩 108 分,这个成绩在六年前还是比较不错的,当时全班沸腾,但在我们同喜时,却忽略掉了一个人,崔同学也是同一场考试,眼睛里转着泪珠,即使小有进步,但是并没有她预期那样好。所以,当我转过身来,看到她眼含泪珠的大眼睛,当时的我怎一个悔字了得。不应该那么急切,不应该那么直接地来庆祝某一个同学的喜悦,同时要考虑其他同学,所以从那之后我非常注意要用各种联系来保证跟所有孩子情感交流畅通。我从来不会告诉孩子你一定要怎样,我更多的是推荐建议,然后让孩子们去衡量,老师说的值不值得你去采纳。有的时候把他们当作成年人一样交流,效果更好,因为他们足够具备和我们以成年人交流的方式来进行沟通的能力了。
那么我们另外一个身份呢?说起来也很滑稽,可能就是 “警察”。遇到事情先自己情绪稳定,学生的事情要有预见性,指挥调度,找准和学生沟通的契机,一定不要以硬碰硬。注意学生的情绪和状态,不怀疑,先相信,我们再来谈谈,最后我们再对事情做一个终结性的了解。记得某天晚自习结束,一个女孩找到我说:“我的 airports 找不到了,当时走的时候,班里好像就某某某在了。” 她不经意的一句话,引发了一系列的 “故事”。面对这件事情,我的做法是我先稳住失主情绪,“老师一定会帮你找到,周五放学之前肯定会完好无损的交到你手里,咱们先不急,你有其他耳机可以用吗?你没有,我先把我的这个有线的先借给你,不耽误咱们练听力。” 先缓解了她无法使用硬件的焦虑,紧接着我开始收集大家的反馈,主打一个 “不明察只暗访”,搜集证据,“警察” 出动。一波操作之后明确发现乌龙一场,耳机没有任何人拿走,是她自己收拾书包的时候,不小心把耳机带到了自己挂着的书包里了,我找到了失主,在询问后得到许可,和她一起又找了一次书包,当然结局是 —— 一场误会。事隔一天,我再次找到她,“我们有一些事情要在我们斟酌之后再说,你说的时候是无心的,但是可能它像一个涟漪一样,会伤害到了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情谊。我建议你主动的去找他聊一聊,说明事情真相,解释一下误会。” 在整个过程中,矛盾迎刃而解,事件迎刃而解,但事件没有完结,之后我开了一次主题班会,主题并不是针对丢东西,而是针对我们如何能更好的在出国之后管理好自己的生活。邀请了几位毕业生,视频连线现场跟大家聊一聊遇见的各种奇葩室友,孩子们开始意识到物品的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我们的第三个身份是 “医生”。及时沟通 “病情”,在我看来就要我们不放过任何一次有效例会,班主任例会、学部例会、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每学期班级都会在结束的举行主题颁奖典礼,今年是绿色主题,主打一个健康。起因是获得 “和气生菜” 奖的两个男同学,因为一点小摩擦迟迟没和好,于是我召开了这次班会,每个同学都会颁发了至少三种蔬菜,红薯奖,西红柿奖,茄子奖等等,每个同学上台都要发表获奖感言,而这两个同学取而代之的是在台上合作摆出三种以上形式比心动作,才算完成领奖环节,举班记录高光时刻,孩子们也在快乐之中重归于好。
有人会觉得班主任工作等于工作全天候全时段的吗?我想说是的,但是我们收获的是全天候全时段的感动。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给你惊喜,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给你拿出一份非常好的分数作为答谢,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非常细腻地发现你身体不舒服的一杯热水,这些都是全天候全时段的感动。我同样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地珍惜。三年既短又长,我们全力以赴,因为这三年极为重要。张爱玲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不知道我爱你。我想说班主任工作不就是这个样子吗?我们在做都为孩子们好,并且为孩子们做的对的事,而他们却为什么不理解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不懂孩子们的心声,怎么才叫懂他们?如果在孩子们的聊天里出现 “他 PPT 我”,“他 AB 我”,“他 KTV 我”,可能你会一头雾水,这是在说什么?那么这些比较流行的词汇是我从孩子们的聊天当中学习到的,如果在交流的时候都做不到与他们同频,何谈与他们共情?
所以我的最后一个身份就是学生,我们要学会懂得,我们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懂得他们的想要,他们的需要,懂得他们所想,我们要学习他们领域里的知识,知道他们在追求什么 idol,了解他们在喜欢什么动漫,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爱上他们的喜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不只是我们自己的提升,而是我们进一步的走向他们。在我看来,班主任更多的时候是 “学生”,在学习如何跟进学生的脚步,跟进时代的进步。那我们是谁?我只是二十一世纪一名普通的老师;我只是一个陪伴他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那三年的陪伴者;我只是一个平凡但是也不平凡的班主任。
“成长” 这件事
崔加奇 初中部
这是一个关于我与孩子们共同 “成长” 的故事。
在边玉芳老师的书中提到: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促进学生成长,解决学生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那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利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解决学生问题呢?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并公平对待学生
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讲,初中生是不成熟的、容易叛逆的,他们基本开始或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学生的情绪状态是其行为表现的主要推动力量,往往也是其行为动机的根源。
于是我在班级中设计了 “夸夸群” 和 “树洞” 这样的角落,提倡学生把好的情绪分享给大家,把不好的情绪丢给树洞。帮助学生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反应,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从而减少叛逆行为发生。
最开始这个角落的内容更新主要依赖于班会活动,我和我的搭档偶尔会更新一些对他们的实名制表扬,给他们惊喜。后来孩子们也学会了给我们惊喜,就像疫情期间,周末封校,在他们最焦虑的时候,会有孩子主动发表互相安慰的话,使得焦躁的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
转变语言引导方式
尽管我们很关注孩子们的情绪,但叛逆行为依然会不受控制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叛逆行为该如何解决呢?
在《正面管教 — 教师工具卡》中提到:认可感受 —— 建立情感连接是一种强有力的行为纠正方式。面对已经发生的叛逆行为,我们依然可以尝试先关注情绪,再采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帮其纠正行为方式。
“正面管教” 最简单直接的做法就是转变沟通交流的方式。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避免 “你不要…… 你不可以…… 你不应该……” 等消极性的引导语,尝试多说 “你可以…… 不如试一下……” 等积极性的引导语。引导学生从正向、积极的角度做事,避免使其产生防御性的思维方式。
班上有一位很有个性的小姑娘。初见她时,她爱说脏话,站队时交头接耳,每当老师提醒她,她总会下意识回复:“我咋啦,我没有啊。” 在与老师接触时,她总是处于防御状态。
在某个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因为作业问题她与任课教师发生冲突,桌面上空空如也,拒绝补写。我听说这件事时非常生气,当即把她叫过来问原因。她的回复和不服气的态度突然让我意识到,此情此景追问原因和让她承认错误并不是最重要的。处于防御状态的她,批评教育的效用并不大。只会让她觉得:老师怎么老是说我,她针对我,我就是不服气。而这并非我的本意。
于是我说:“没关系,老师教你。既然找不到了,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
她没有说话。
我陪她整理了书柜,渐渐的,她的火气烟消云散。
我说:“有个资料袋就好了。”
她说:“周末回家去买吧。”
积极正向的沟通方式,引导她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了无用的抱怨。一年的相处,她的防御状态不知不觉的消失了,各科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代表学校参加排球赛并获得了冠军。她会周末问我数学题,也会与我分享喜悦。她在成长,同时她也让我明白,处理学生问题时,作为老师也要时刻保持情绪稳定。
建立分级应对思维
面对班上时不时就会出现的学生行为问题,我们要学会建立分级应对思维,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涉,并在必要时寻求第三方协助。
忽略一些细小且转瞬即逝的不良行为
班上的男孩子很喜欢打篮球,这个年龄段的他们也非常喜欢耍帅,所以个别男生会在班里 “投球式扔垃圾”,以展示自己高超的球技。有时我看到他们洋洋自得的尝试,然后没投进,只好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班上的孩子对于维护班级卫生这件事做的一直都还不错,所以面对他们这种转瞬即逝且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我没有过多干涉。
巧妙阻止一些持续发生的轻微不良行为
排球赛期间,学生们热情高涨,排球队的几个队员经常在教室内 “切磋”,多次谈话都屡教不改。对于可能砸到其他同学的隐患,他们信誓旦旦地说:“老师,我们技术很好的,绝对不会落地”。所以某一天我把他们单独留在教室,和他们打了个赌:教室内无限次传球,球落地一次每人扣 1 分常规,砸到我或砸坏班级物品扣 3 分。
一开始他们洋洋得意,但技术再好也难免会有失误,分扣得多了,他们陆续投降,并承诺不再在教室里玩球。我也和他们达成约定:这一次的常规分暂且记账,若有人毁约,就要接受扣双倍常规分的惩罚。后来他们也会有人偶尔没忍住拿起球,但这时就会有同伴站出来,代替我提醒并制止他。
直接干预和制止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
“背后议论同学” 是我认为等级非常严重的一种不良行为。它看起来无关紧要却隐患无穷。大家都会讲 “谣言止于智者”,但问题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认为自己足够理智,甚至觉得自己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因此当我发现班上有学生议论其他人或事时,会及时制止并告诉他们这种行为的不可取之处。
寻求第三方协助
作为老师,我们不必 “孤军奋战”,适当寻求第三方的协助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班上有一位很叛逆的网瘾少年,他对抗规则、厌学、脾气易燃易爆,总会惹出一些麻烦。沟通交流后发现,导致他所有问题行为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他认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超越他的哥哥姐姐。这时倾听、鼓励、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学习文化课的意义,与家长达成配合势在必行。
于是我开始了与他妈妈很长一段时间的持续沟通。一天,航模老师发了一张十分专注的背影照片,我马上转给了他妈妈,并告诉她孩子对于这件事的热忱。同时也拜托航模老师可以从侧面和他渗透学好文化课对于发展这个爱好的有益之处。后来他参加了航模的集训,参加比赛并获得了全国第八的成绩。学习上也不再是毫无所谓的态度。这个孩子一定在慢慢成长,按照不同于哥哥姐姐的速度。
其实所谓的 “问题学生” 并不存在,但只要孩子们还在成长,还在不断探索世界,“问题行为” 就会发生。我能做的是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情绪稳定,认真对待任何一件小事,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陪伴他们初中阶段的成长。
而能陪伴他们一起成长,使我很开心也很幸福,因为在这个静待花开的故事里,我的花园里不只有一种花,且每一种都会开得很绚烂!
若以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徐希程 小学部
中国古代有位词人纳兰性德,他在词中曾经写到:“若以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这首词放到现在,正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
作为小学部的一名班主任,我刚刚送走了 “小蜗牛班” 毕业生。
在孩子们毕业之际,我们班家委会代表给咱们学校送来了锦旗,我还陆续收到了家长们的感谢信,一共有 11 封。送来的锦旗是对我们整个小学部工作的最大肯定,更是家长对我们教育工作的认可与支持。每一封感谢信,纸短情长,句句都是家长看到孩子成长进步的感激之情,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无比骄傲的高光时刻。
对于锦旗和这些感谢信,我想说的是,家长对老师们孜孜不倦的付出其实看得很清楚。因为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就会发生积极的变化和成长,而这些变化正是由平常一个个的故事累积起来的。所以我把曾经发生的三个最典型的小故事,以及面对问题时相对应的策略分享给大家。
教学工作中的信心
作为老师,最担心的就是学生的成绩。我们班有个叫小白的孩子在学习上很要强,但是无奈有一些阅读和记忆障碍。在我刚开始带班时,小白几乎记不住一个完整的单词。一次英语考试,小白因为拼不出单词只得了十几分,孩子一看到成绩就急得趴在桌子上一直哭,孩子说:“老师,我也想像其他同学一样写出这些单词来,可是我一着急,看见的这些字就像一个个变形的字符在纸上飞,我写不来......” 我看着孩子无助的脸,决心用我的专业知识给孩子找出一种最适合的学习方法。
我决定先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并告诉他 “你是最棒的,相信你自己,老师已经看到你比昨天进步了,你瞧,这个单词比昨天写得更好了”。小白的眼神中闪烁出一丝光芒,似乎对我有了更大的信任。此后,我几乎每天都会找时间帮助小白一起记新单词和知识点,同时一起总结记忆的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变得非常信任我,也把我当成了最好的 “学习伙伴”。
渐渐地,他能记住的单词从 3 个到 5 个,再到 10 个...... 他渐渐超越了自己,越来越有自信,这就是 “亲其师,信其道” 的道理吧。光阴流转,在不懈的努力下,小白六年级毕业前,英语成绩达到了 90 分的水平。
这样的努力和进步,不仅为孩子带来了成长和收获,同样也为我的教学带来了自信。班主任的作用就是在不断地鼓励和帮助中,让学生变得愈加自信和优秀,把孩子推得更高,走得更远。
教育工作中的耐心
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班主任的任务是让他们在辨别美丑和善恶中不断成长,渐渐悟出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最初接触浩浩同学时,他的行为习惯并不理想,在班级经常捣乱,课上不听讲,课后不写作业,甚至动手打人。面对这样的孩子怎么才能改变他的习惯呢?我要让孩子把精力有所释放,还要释放在有意义的地方。于是我让浩浩成为老师的小助手,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认可。在他一次次为班级摆放课外书、擦白板、分发间点水果后,我常常在班级正面表扬他,让班级同学们也肯定认可他,他也渐渐变得自信。
我还常常单独跟浩浩聊天,肯定他的同时,也不忘记提出更高的期望,找到新的发展目标。在五年级上学期,他被大家推选成为了班级的卫生委员。他除了每天认真负责完成自己的份内事,还力所能及地帮助老师,开学前的新书派发他完成得一丝不苟。浩浩成为了班级同学学习的榜样,还被光荣地评为了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做这些事情,他是快乐的;为别人奉献,他是幸福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同学们的认可中,他已不再是从前那个顽劣的少年,而是最美的劳动者!
班主任的作用,就是对待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用爱、用鼓励、用表扬,使他们变得更自信从容,散发着孩子们该有的朝气和魅力。
班级管理中的细心
涵涵同学是一名插班生,比班级其他同学都要大一岁。初到班级,他总觉得同学们都是小孩子很幼稚,导致他融入班级速度很慢,在校的第三周就开始抵触学校生活了。就这样,涵涵同学回家里一直做着自我思想斗争,等到第五周才终于想通返回了学校。
对于刚回班的涵涵,我选择了先保持沉默,默默观察和帮助他。我和班里的孩子们事先商量好,就当什么事情也不曾发生,不触及涵涵敏感的心理。同时,班级的一切活动,即使是接水这样的小事,我也安排孩子主动叫上涵涵同学一起去做,潜移默化地让他融入班集体。
两天后,涵涵主动找到了我,问我:“徐老师,为什么您没有问我不来学校上学的事儿?” 于是,我这样对孩子说:“等你想说了,我相信你一定会主动来找徐老师的,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更尊重你的感受和体验。” 就这样,涵涵觉得,原来老师是能够真正理解并尊重他的,也逐渐把我当成了他的朋友。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因为自己的情绪而不来学校,反而是跟老师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成为了新环境中可以信任的伙伴。他终于融入了集体,也成为了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日渐开朗的他,在毕业研学汇报中担当了重要的表演角色,也在全校的六一演出中,展示了精彩的相声表演。
所以,班主任的作用是与孩子们一起生活、成长,用细心的观察,去走进孩子的点点滴滴。当你真正的走进了他们的内心,成为了他们的朋友,你就会发现,他们在学校也可以如此的快乐、放松和享受。一路走来,每次翻看他们的相册,那些点点滴滴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仿佛就在眼前,这,是我在教育事业中最幸福的一刻。
班主任的工作每天繁杂而琐碎,但孩子们的成长将这些都一一化解。正所谓老师的生活就是一半风尘仆仆,一半星辰大海。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在老师的精心灌溉下,有社会责任,有家国情怀,走向世界,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我愿意将奉献精神在教育生涯中延续下去。既然选择了远方,便风雨兼程。这不仅是我,这也是每一位老师和班主任,每天默默在做的事。
请坚信,为师有爱,方得始终。
主动迎变,守得云开
—— 从 “小太阳” 班到 “小青柠” 班变形记
高妍 小学部
遇见 “小青柠”
2022 年春季学期结束时,根据学部工作需要,作为班主任的我从小太阳班调到了小青柠班。于是,2022 年 9 月,我与小青柠班 21 名小可爱见面了。
为了与家长学生尽快建立信任,我做了很多额外的工作,工作时间拉长,牵扯的精力也很多,但是我认为这些都很有意义。开学初,刚接班的我每晚都会与家长深入沟通,尽快了解每个家长的需求,制定了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我及时召开家长会,巧用家委,化解家校危机,做好问卷调查,通过了解个性需求,定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打消顾虑,同时明确家校通力合作培养学生这一目标的一致性。日常快速了解学生的长处和短板,对学生进行成长跟踪,希望每个展示人人都能有收获。抓住每次结题仪式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现阶段性成长,老师给出真实、有效的过评。及时与家长一对一约谈,过程中给予彼此充分的尊重。 那个时候,我的体会是: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修养,并不断地复盘自己走过的工作旅程,用每一个成功的点滴激励自己,用每一个失败的教训警醒自己,从而让自己日趋完善。同时,提升自我,不断提升做事的精进程度,提升境界,让自己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见证 “成长的蜕变”
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我们班小高同学的故事,发人深省。
曾经的她是二年级的插班生,性格刚烈,说话主观、同学关系非常紧张,家长也因此很头疼,具体表现在:上课打断老师提问题,情绪激动、易怒,是个不自律的小女生。说话声音很大,随心所欲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想法。课间和同学总产生冲突,不依不饶的。
首先对她这样的小女生,不能硬来,需要讲求策略。我是这样做的:发生问题时我会选择耐心地陪伴,等待她情绪稳定。成为她最好的 “情绪垃圾桶”,倾听她的想法和她产生强烈情绪的原因,即使问题解决也会随时关注,随时帮扶,让她感受到温暖的爱与陪伴。
在小高与老师或同学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及时捕捉信息,观察孩子的反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当面斥责她做得不对,接着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安抚双方的情绪。接着,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通过他们的描述迅速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并询问孩子们是否同意这么解决,然后再进一步善后处理,问题解决后我才会再与家长沟通发生的事情,而不是一发生问题马上找家长,不要给孩子心理上觉得我是在告状。
几周下来,小高同学对我的信任感建立起来了,还时不时跟我分享一些她的课外生活,无意间讲到她滑雪的事,我就多问了一句:“你参加比赛吗?” 她说:“我拿过很多奖呢!” 我很惊讶,从来都没有听她或者是家长讲过,原来我们当中隐藏着一名滑雪高手,她很怀疑地说:“即使是真的你们也不信,因为你们没看见,就不会相信我滑得好。” 我说:“只要是你说的我都信。” 她质疑地说:“真的吗?我让妈妈把我的奖状和奖杯照片发给您,高老师您给同学们看看!” 就这样,小高同学又让我们对她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个有着坚毅刚烈性格的小姑娘一直在坚持热爱,就在半个月前,她在新西兰又拿到一银两铜的好成绩。
自那以后,她变得越来越懂得为别人考虑,学会了换位思考。她积极主动做时间的主人,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成绩优异。她与同学关系越来越好,经常热情帮助班集体,真诚对待同学,逐渐得到同伴、老师的认可。每个月的生日筹备工作,每天的地面卫生、物品整理,她都做得井井有条。
一次特训的意外受伤让她架起了双拐,妈妈担心她这个样子只能居家静养,我打消了妈妈的顾虑,一再建议她来学校正常上学,和小伙伴在一起能让她忘记痛苦,早日康复。从寒假假期我就开始做个性化的服务工作,直至开学时孩子完全康复,我们整整陪伴了她三个月。一日三餐、上楼下楼,上课下课,大便小便,午睡等等,每个环节都有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除了老师,班里的孩子们也是热情帮助、积极主动地帮助她取饭打水、上厕所、拿东西,充分地体现出同学的团结友爱,小高同学也感受到友谊的深厚,并懂得感恩,为大家献上她亲手制作的贺卡和手账。正因为有了这样桩桩件件的事情,我们才让小高同学发挥她的优势,让更多人认可她,也同时促使她做出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2023 新年创意拜年活动,她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进行拜年视频录制,那个时候她的腿部受伤,却依然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爱的感染力就是这样强大,作为班主任,我希望营造一个有爱的班集体,让孩子快乐成长。
作为班主任,应有一颗开放的心,学会接纳,相信一切给予都是美好的。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努力为之争取更多的平台表现优势。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平凡却又不平凡,每个生命都是那么的宝贵富有个性。教师是天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任重而道远。
“一个孩子” 与 “一群孩子” 的故事,固化成我教育生涯中的一本教科书: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那一刻,我深深地知道:生命教育已走进每个孩子的心中,它可以让每一个生命都灿烂。
幸福是教育的渐近线
薛兵 初中部
提到数学,很多人脑海里会出现一些关键词,比如严谨、抽象、枯燥,学生从心理上接受的愿望并不强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幸福指数,兴趣培养、情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接下来,我将跟大家分享四个秘籍,希望助力孩子们的幸福教育。
兴趣秘籍
顾明远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可以把数学融入生活,增强代入感。以七下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为例。本章内容不多,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优缺点一一分析,将抽样调查的重点概念进行学习,本章就可以匆匆而过,给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枯燥。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我决定利用小课题的形式,分组合作由学生自定调查主题,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小组完成调查报告并分享,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感受统计思想。真正做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调查时,把选择权交给学生。我陆续收到孩子们的调查问卷,有食堂满意度的调查、最喜欢的学科课程的调查、周末电子设备使用时长的调查等。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汇报调查结果,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让学生体会收集数据、整理、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做出推断的过程。最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分享。学生感叹:这次的调查活动不仅仅让我们学习到了统计学的知识,更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和责任心,感受到了努力后的成就感。
动手操作能增强体验感,激发学生兴趣。七上第四章 —— 几何图形初步教学中,布置动手操作类作业,制作长方体或六棱柱体的包装纸盒。学生提交的作品中有精美的六棱柱礼盒,也有豪放版的长方体包装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加深几何认识,体味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带给他们的幸福。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活时间开设从 1 到无穷的数学兴趣班,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数学。在兴趣课中,带领学生巧解九连环,还原数字华容道,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我们班有位小凯同学,他热爱运动,但对学习可以说几乎没有兴趣。兴趣课上发给每位孩子一个九连环,小凯问我:“老师我如果一直晃能把九连环晃开吗?” 我说: “孩子你想得太简单了,九连环环环相扣,最少也需要 256 步,晃肯定晃不开的。接下来,薛老师讲一下这其中的奥秘,只要掌握这个奥秘,解开九连环绝对不成问题。” 几天后,小凯开心地找到我,“薛老师你看我解开九连环了。” 我当时比他还开心,“孩子你是咱们兴趣课上第一位解开九连环的同学,我说过你的思维真的很灵活,薛老师相信你其他方面也可以很优秀。” 在之后的课堂上,我看到小凯开始主动举手,有不会的问题主动来问,真的很开心。学生的转变真的让我很惊喜,这可能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怎能不开心,学习怎能不幸福?
夸夸秘籍
除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情绪体验。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分享第二个秘籍,夸夸秘籍。夸学生真的是门学问,什么时候夸、夸什么、跟谁夸、怎么夸都特别重要。我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点跟大家分享。 根据多年表扬学生的经验,我总结出一套夸夸模板:一、描述学生表现(这次月练习,李明 91 分。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很惊讶,李明怎么考得那么好?)二、为什么会进步?( 薛老师很惊喜但并不惊讶,同学们想一想李明平时课堂上是如何做的? )三、进一步分析原因。这时可以找同学进行分享,老师进行总结。(每次讲到重点,李明的眼睛都是一直非常认真看黑板和老师,我能感受到他的思考、他的专注。而且李明的作业纠错很及时,下课就找到我来订正。所以,他的努力值得这么大的进步。)四、引导学生向优秀学习(我希望以后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学专注的眼神,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学下课找到老师查看改错情况。)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幸福是相互的,有了榜样的指引,学生怎能不开心,学习怎能不幸福?
PK 秘籍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需要孩子们的静心思考。当然,课堂也是需要活力的,安静的课堂不一定就是高效的。怎么办?我是这样进行的:课前让课代表在黑板上画好一个 5 行 5 列的 PK 表格(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加减分)课前准备做好的小组 + 1 分;学生每答对一个问题+1 分;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无需多言,直接 - 1 分。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清晰呈现的表格中,当看到其他小组满满的发言加分,学生自然会专注听讲,积极发言。 作业也是一项令老师们头痛的事情。我为孩子们定制了专属积分卡,正面是 + 1 分,背面是二十一世纪的 logo 和被数字选中的人,体现数学积分卡的独特性,设置积分兑换商店。为了攒够更多的积分卡,孩子们围在一起讨论题目,激发自觉主动性,看到孩子们积分兑换时的笑脸,怎能不幸福呢? 往届作业 PK 榜,完成一次作业订正获得一颗星星。新学期,我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创立数学王者诞生记 ——5 颗星星是倔强青铜,10 颗星星秩序白银……50 颗星星是百星王者,孩子们的作业 PK 一定动力十足。
陪伴秘籍
关心、关注、关切,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重视学生的成长。要重视孩子成长,就要多陪伴孩子们,孩子们需要的时候老师需要及时出现。平时也要重点关注需要帮助的学生,利用课间、课活、晚自习的时间一对一为学生辅导,解决学生的困难。有了老师的帮助,学生怎能不进步,学习怎能不幸福?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最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希望兴趣秘籍、夸夸秘籍、PK 秘籍、陪伴秘籍,能够帮助老师们把我们所教育的孩子变成幸福的人。
燃起阅读的篝火
史旭楠 高中部
谈起阅读,无论是泛游书海还是精读课本,无论是在家长还是在学校眼中,这都是多多益善的行为。然而,当我们聚焦文学阅读在学校中的有效实践问题,如何点燃阅读活动的核心实践者即学生群体的读书热情,成了课堂和课后的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教育者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逐步深思。
为何而读
学生们为什么要进行文学阅读呢?这个假期,我给已经在美求学一年的毕业生和刚刚完成高中一年学习的雪狼 O 年级学生做了一个实时问卷,并在收获的众多关键词中进行总结。有的学生为英文能力而读:积累习语、文学手法和写作技巧。有的学生为了融入社会而读:了解英美文化、社会问题、滋养自己的品德。但是,我得到了学生共同认可的三个关键点 —— 强大的共情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辩证思考的能力。这成为了我们设计文学阅读课的初衷。当我们有了这些目标,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选好书来滋养我们的阅读者们。
选书实践
在我的选书实践和探索中,我认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量一本书。
首先,是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从幼儿到初高中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从二十分钟到一小时以上,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时间。
其次,是词汇和理解能力。老师们可以通过筛选语言难度和书本话题进行挑选。从小学的绘本、初中的简版原著或是初中生感兴趣的奇幻冒险类阅读到高中的经典原著阅读和现代中长篇文学作品。
最后,是现代文学与经典文学的讨论。在学生高一到高三的不同的阶段可以先引入较为贴近生活的现代文学作品,再逐步结合经典著作讨论更加深刻的社会问题。
在找书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工具可以推荐给大家。首先,是高中部使用的 Moodle 教学平台,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根据词汇量和难度、题材作者等搜索合适的作品。其次,蓝思分级阅读网站也可以通过对应美国的中小学生和中国学生的阅读量来搜索合适的书目。还有就是报纸杂志媒体平台每年都会有畅销书推荐榜单,可以参考最时新的文学作品。
最后,就是可以从索引平台搜索不同年龄段的必读经典书目。如某平台推荐的 20 部高中生必读经典里,就有我们选取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一书。
阅读实践
当我们完成了选书,最重要的环节就来到了 —— 阅读操作环节。高中的学习里,老师们为阅读者们编制了一个由周末、周中和课堂组成的阅读网。
在周末阅读中,就像艾尔菲。科恩在《家庭作业的迷思》中所推荐的,阅读可以开启对话,创造联系、学习语言以及分享文学的热爱是适宜布置给学生的三种作业之一。在我的周末作业中,我会给学生推荐好一个由长篇小说、短篇合集、经济历史哲学科学月刊杂志、传记等组成的书单。有学生自行组队挑选阅读。在小组中以阅读圈的形式完成读书笔记或是文学评论。
在阅读圈中,每组学生们轮流担任不同的职责,每周按照学案的要求针对性有重点的阅读同一个或者多个章节,完成读书笔记后互相分享交换。学生们制作阅读展板,展示每个小组的阅读进度、写作评论的成果,互相激励学习。
在周中的阅读中,高中部的第三个晚自习是学生们的英语阅读时间。考虑到刚入学高中部新生们的年龄和阅读兴趣。我们选取了回忆录这一第一人称的文学体裁,阅读难度较低。同时作者回忆了他的童年少年成长,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反思。周中阅读的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设计的情节思辨问题和阅读学案为主。在《生而有罪》这本书中,我们设计了情节发展类问题来帮助新生有重点地进入阅读,抓大放小。同时引入思辨问题: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来促进学生的代入感?
在第二年的回忆录《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中,我设计了情节、文化、人物、语言、思辨五大模块的一套阅读笔记学案。阅读者们可以从以上方面,用绘画、总结或者仿写来记录下自己的读书体会。
当我们奠定了良好的周末与周中的阅读基础,就来到了与学生灵魂碰撞的课堂阅读环节。这个暑假,我被这样一句话所感动:师生共读如同原始人围着篝火起舞,被伟大的事物所凝聚,师生共同完成一段心灵之旅。我想,和上届学生一起研读完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这样一段旅程。在 31 个章节的阅读旅程中,我制作了成套的阅读学案、PPT 和影音资料。作为初读一本名著的人,我也在文中有许多困惑。所以推荐给老师们,初入一本书,除了本身的阅读理解,更要借助网络资源,做好研究学习与借鉴。Litchart, Sparknotes 等都是很好的文字作品分析网站,我们也可以找到丰富的原版教辅书籍。
在课堂实践中,分析一本名著也离不开对作者的深入探索,我们在阅读中以史为鉴,更可以和现代社会每天发生的实际问题所连接,引发对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深思。
长篇阅读的另外一个挑战是如何让学生和老师都充满热情地坚持阅读下去。学生在课堂中需要注意兴趣与收获,老师也需要正向反馈的鼓励。在此,我推荐老师们活用脚手架,在长篇小说中每个章节选取情节讨论、人物分析、主旨升华中一到两个重点,通过不同的课堂活动来呈现:如辩论、角色扮演、朗读剧场、二创改写、文学评论等。
一位已毕业的优秀学子曾写到:《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阅读是他第一次坚持每周仔细地阅读一本外语名著。而他的收获也是显著的,他得以一字一句去品味作者的用词,更能和同学们交流 “法治社会的底线” 与 “社群的融合” 这样的深度话题。最终选择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的毕业生,在多篇申请小文书中提及了对《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思考,她也在就读大学一个月后和我交流,感慨文学阅读的重要性。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部经典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每一个少年都是有力量的阅读者,让我们一起点燃阅读的篝火吧。
TEACHING AND RESEARCH FOR OUR KIDS’ FUTURE
GALADANCHI BELLO HABEEB
From Primary School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has been established a long time, but what is apparent is how they need each other even more at this turn of the century. While it is easy for teachers to follow a book and teach the content insid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everyday research is more effective in finding new and updated ways to educate students. This paper will touch on appreciating the result of research and curiosity in our daily lives, how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uriosity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lso dabble on the impact of research on good teaching and parenting.
INTRODUCTION
When I was a kid, I used to ask my father a lot of questions. I remember when I was around 5-6, I asked him about what is outside the sky. He told me that its space, so I asked what’s in space, he said there are stars and planets. The sun is our star, and earth is our planet. I asked what’s outside the solar system, he said the solar system is in the Milky Way galaxy. I kept asking questions, and he kept answering. As a result, my father had to learn more about space just because of, and he bought lots of children books and videos cassettes about space for me. I was curious, and my father had to do some research just to educate me. He became my first science teacher.
·
Albert Einstein was so curious about how light travels in space. Eventually, he discovered that gravitation bends light, and that is how he came up with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
·
Tu Youyou’s curiosity lead to breakthrough in medicine on how to treat malaria, saving countless lives.
·
·
Yuan Longping’s curiosity lead to breakthrough in hybrid rice that led to eradicating hunger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
·
The point I want to drive here is we are all alive because of curiosity, and curiosity drives research.
·
Teaching & Research
Teaching research has revealed that a designed and customized lesson is 78% more effective that a text book dependent lesson. This means, instead of just teaching students what is in the text book, teachers design each lesson and the entire unit according to the world, environment and reality of their students.
One aspect of lesson design is making simple customized story books using all the elements of grammar, vocabulary and morals taught to student, highlighting their world, and other possible things they might encounter in their lives.
The story book the unit titled “Let’s Go Travelling” and it brings together what I taught the students about where they can travel near their homes in Beijing, in their country China, outside their country and the differen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t also touches on how to prepare when traveling and how to be safe during a trip. Having me, their teacher as a “baby” and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story attracts their attention, entertains them and makes the story personal and relatable. This isn’t something unique, its just the modern way of teaching and laying foundation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
Research & Science
To keep up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curriculum adjustment is an everyday thing for us, and at this point, a lot less theory is recommended and practical skills are more useful. This will unlock their curiosity and inspire their technical and creative minds. By understanding how a motor and battery works, they can think critically about different problems these two parts can solve in their everyday life. Right now, they can understand how they work on a vacuum cleaner, fan, water pump, electrical cars and drilling machines. We don’t know what problems might arise when they get older, and would need a battery and motor to solve them. But now, the concept is in the back of their minds, and they can imagine with it as they encounter possible applications and or understand how other devices in their lives work. By the time they reach secondary school, their curriculum will focus more on how to invent and solve daily problems with this concept, and only God knows what amazing things they will do in universities.
Using their language to teach helps them understand the concept so fast, and it was easy to transition the lesson into assembly and application.
Making Lessons Fun
Kids are kids everywhere around the world, and nature is so powerful that they can’t be changed. They learn best when they are happy, excited and from each other. When a teacher brings himself down to their level, thinks like them, acts like them and plays with them, they connect to the teacher very well and learn better.
Teaching young childre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2 needs a teacher who will mix playing, jokes, silliness, childishness and learning.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children’s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any reasonable society with a strong economy. This means, teacher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re significant to the future of a country, and they must be treated with utmost importance. They must be taken cared of very well, financially, emotionally and professionally. They are significant assets to a nation. A country that knows what it’s doing will import these teachers to secure the future of their children and economy.
As teachers, our job is not just to teach them what we are told to teach them, but to help them become more curious, to inspire them to think critically, to ask questions and guide them towards exploring their curiosity.
Harness the Power of Curiosity
Teachers need the unleash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by making them more curious. This can be done by searching for new breakthrough in teaching techniques, always watching other teachers and learning what they do very well, by always discussing with your team leaders on effective teaching techniques, by being creative and experimenting new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carefully observing the results
In addition,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curiosity, interest and learning more about them and finding effective ways to applying them in lessons, encourage students to be curios, the think critically and listen to the opinion of their peers and design lessons that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search information offline and online, to document and discuss their results.
Good Teaching and Parenting Relies on Research
I just became a father on 7th of August, when I first saw my daughter, I had rush of emotions I’ve never imagined, but by the end of the day, what I’m sure of is:
⁃ 1. I am responsible for my daughter’s safety and security. As teachers, we must ensure that our students feel safe around us, feel comfortable to be kids, which will help them like us and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us.
⁃ 2. I must research how to raise my daughter well, so that she can have a good life. As teachers, we must look out for new and effective ways to teach our students so that they can be successful in life.
⁃ 3. I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 of my daughter, and develop that interest. As teachers, we must understand the interest of our students, their lives, what they like and learn more about it. We can use it to design our lessons, to make activities, to organize games and many more things that they can learn from.
⁃ 4. My daughter will not be perfect, but I must love her and do my best to give her a very good life. Our students might not be perfect but we should love them and do our best to give them the best education. This will help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指向孩子未来的教学和研究
Bello 博士 小学部
摘要:
虽然教学和研究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但显而易见的是,在本世纪之交,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对老师们来说,阅读教材并教授里面的内容很容易,但毫无疑问,日常研究在更新教学方法方面更为有效。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在好奇心和研究作用下产生的成果,如何帮助小学生利用好奇心的力量,以及研究对优化教学和养育子女产生的积极影响。
引言
孩童时期,我经常问父亲很多问题。记得五六岁的时候,我问他天空之外是什么,他告诉我是太空。我又问太空里有什么,他说有恒星和行星,太阳是我们的恒星,地球是我们的星球。我接着问太阳系外是什么,他说太阳系在银河系内。我一直问问题,他也一直在回答。因此,我父亲不得不更多地了解太空,他给我买了很多关于太空的书籍和录像带。我很好奇,而父亲必须做一些研究来教育我。他成为了我的第一位科学老师。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非常好奇光是如何在太空中传播的。最终,他发现引力使光弯曲,这也是他提出相对论的原因;屠呦呦的好奇心使医学在治疗疟疾方面取得突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袁隆平的好奇心实现了杂交水稻的突破,让世界许多地方没有了饥饿…… 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是因为好奇而活着的,而好奇心驱动着研究。
教学与研究
教学研究表明,设计和定制的课程比依赖课本的课程有效 78%。这意味着,教师不只是教学生课本上的内容,而是根据学生的世界、环境和现实来设计每节课和整个单元。
课程设计的一个方面是定制易懂的故事书,定制故事书需要突出学生的世界,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事情,并且涵盖计划教授的语法、词汇和价值观等元素。
在我设计的一本故事书中,有名为 “让我们去旅行” 的一个单元,它汇集了我教给学生的内容 —— 在北京家附近旅行、在中国旅行、在国外旅行以及不同交通方式的知识,它还涉及如何在旅行时做好准备以及如何在旅行中保持安全。他们的老师化身成为了故事中的主人翁 “婴儿”,这无疑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也让他们感到亲切放松。但其实这并不新鲜,它只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方式,为学生适应未来竞争打好基础。
研究与科学
为了跟上时代的变化,课程优化已成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在这一点上,建议少空谈理论,多用实用技巧,以帮助学生释放他们的好奇心,激发技能和创造力。例如,通过了解电机和电池的工作原理,他们可以批判性地思考这两个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解决的不同问题,接着,他们就会知道如何使用吸尘器、风扇、水泵、电动汽车和钻机工具。我们无法预料孩子们将来遇到的具体问题是否需要用到电池和电机,但这种 “概念” 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了,用以解释将来可能用到的应用程序或者设备的工作原理。他们上中学的时候,课程将更多地关注如何用这些原理来发现和解决日常问题,等他们大学时就会做出更令人惊叹的成就。
使用适合学生的语言去教学,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理解概念,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让课程变得有趣
世界各地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当他们快乐、兴奋并相互学习时,他们才能学得最好。而当老师把自己 “降” 到学生的水平,试着和他们一样思考,像他们那样行动,和他们一起玩耍时,他们会很好地与老师联系,从而学习得更好。
从幼儿园到小二的幼儿教学需要老师将玩耍、笑话和学习融为一体,有时甚至需要点 “愚蠢幼稚” 的小动作。儿童教育是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强大的基础,这意味着幼教群体对国家的未来意义重大,应该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在经济、情感和职业发展上给予很好的照顾。幼教群体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人才库资产,他们的工作将影响下一代和未来的经济。
作为老师,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灌输给儿童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变得更加好奇,激励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探索自己的好奇心。
增强好奇心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释放他们的潜力。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在教学技巧上寻求新的突破,经常观察其他老师并学习他们做得很好的地方,经常与团队领导讨论有效的教学技巧,创造性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仔细观察结果。
此外,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多了解学生,并找到将其应用于课堂的有效方法,鼓励学生成为有好奇心的人,学会批判性思维,倾听同龄人的意见。教师还可以设计课程,鼓励学生在线下研究,记录和讨论他们的成果。
教学和养育需要研究的助力
今年 8 月 7 日,我当爸爸了,第一次见到女儿时,我体验了从未想象过的激动情绪。但最终,我确信:
我会对女儿的安全负责。作为老师,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学生在我们身边感到安全,做孩子感到舒适,这将帮助他们喜欢我们,并希望更多地了解我们。
我必须研究如何把女儿养好,这样她才能过上好日子。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有效的方法来教我们的学生,这样他们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
我必须关注我女儿的兴趣,并培养这种兴趣。作为老师,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他们的生活,他们喜欢什么,并了解更多。我们可以用它来设计我们的课程,进行活动,组织游戏,以及更多他们可以学习的东西。
我的女儿不会是完美的,但我必须爱她,尽我所能给她一个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学生可能并不完美,但我们应该爱他们,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这将有助于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对体育科学的再认识
—— 学校体育教学科研的探索
王月 体育组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从 “大” 到 “强”,是新时代赋予中国体育事业的新定位和新使命。体育强国建设如火如荼,体育强国梦正在汇入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学校体育作为体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而对体育科学的认识与把握是有效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前提。
从学理上剖析体育科学
从学理上来看,体育被界定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的基本手段是大家很熟悉的身体与智力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8 年颁布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提出,体育是一种人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体育运动作为教育与文化的一个基本方面,就个人来说其有助于维持和增进健康,提供一种有益的消遣;就社会来说,体育运动能丰富社会交往和培养公正的精神。
体育科学又是什么呢?一般来讲是以体育现象和体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的总称,是关于体育目标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根本上讲就学科群,这个学科群里包含了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门类下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人类等近 50 多门学科,可以说体育科学具有整体的交叉性和结构的大跨度的特点。
学校体育教学科研的探索成果
落脚于大家相对熟悉的学校体育学领域,我校体育学科组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持续进行项目研究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项目研究从内容上看涵盖了课程和教学两个领域,涵盖了课堂常规建立、运动积极性提高、教学手段改变、教学设计革新、教学成果提升等方面,项目研究直指实践。从目前所获成绩上来看,体育学科组获区级一等奖一个、校级一等奖 4 个,校级二等奖 2 个、校级三等奖 2 个。成绩并不仅仅是评奖结果,项目研究的成果转化非常重要,相关论文发表、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体系化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手册等都是依托于现有项目基础上得来的,从而使我们的项目研究辐射范围更加广泛。
学校体育教学科研的探索思考
基于对体育科学的了解以及当前的项目研究基础,总结了以下项目研究的经验,包含了选题的确定、了解研究方法、项目报告撰写的重点以及项目成果的转化。
(1)选题的确定
项目选题一般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政策导向,了解发展趋势,当前项目都是基于政策引领,研判实践教学;第二发现问题,探索实践对策,教学手段方式的更新、体能提升的困境、教学环境的变革、运动兴趣的激发;第三转化视角,研究纵深发展。以上三个方向不仅局限在体育科学领域,在其它领域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2)了解研究方法
科学的进步始于方法的突破,体育科学的创新性科研方法也在借鉴融合其它学科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展。目前我已有项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包含定量研究中的实验法和定性研究中的文献综述法、个案研究法。着眼教学科研,我们来一起了解下常用的几类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对教学现象进行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信度、效度的检验。信度是什么,如果你体重稳定,但在同一个秤上测了多次,体重浮动很大,就是信度不足。换言之,信度是用同一测量工具对同一对象反复测量,所得到的答案的相似度。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访谈法是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访谈对象要覆盖全面;文献资料法通过调查文献,从而全面、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在运用的时候切记 “某某说”。
(3)项目研究报告的撰写
十二年一贯制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与实施获得了区级一等奖,该项目是举全组之力,共同完成的。主报告经过几轮的修改,最后成型了 34000 字的篇幅,支撑材料更多达 60 多页。从报告撰写的角度来看,项目成文最重要的是最终呈现的目录及图表。目录直接体现了报告整体的逻辑性,目录的对仗、内容的准确科学等都是关键,比如在项目报告中体育选修课程二级标题目录中的 20 个字,反映了正文中的 3000 多字的内容。密密麻麻的文字不如一张清晰图表让专家一目了然。结合内容绘制美观的图片,寻求专业的科研工具制作重要的研究设计思路,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
以《新时代背景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 以小学体育 “3+2” 课程为例》项目为例,基于该项目撰写了论文《小学体育 “选项走班制” 的实践探索 —— “3+2” 体育课程为例》并发表在了《体育教学》期刊上。以项目为基础,要充分重视项目成果的转化。从科研的角度来看,基于项目衍生出适合参加学会、发刊的文章,这至关重要。首先要关注本学科领域的国际、一级、二级会议。会议的主题、征文的范围都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可以从中了解到本学科领域科研发展的趋势及重点,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要了解本学科领域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的期刊情况,总览期刊目录、结合专长阅读发刊文章可以有效的提高科研的思维和敏锐度,为今后的科研奠定基础,做好准备。
从确定选题、选择科研方法、阅读文献、撰写正文、优化标题到调整字体、间距、参考文献格式准确,教育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唯一的秘诀是行则将至。择一事终一生的执著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够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者、有发现的研究者、有创生能力的变革者。
打破学科界限,构建 “三度” 课堂,与学生实现双向的成长与蜕变
王芷薇 小学部
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内涵建构做出较大改革,在音乐、美术的基础上,增加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三科,使艺术课程成为一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等的重要课程,并提倡各艺术学科之间突出课程融合,可以说 “融合” 已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我们也尝试将戏剧、数学、美术等相关学科知识点融入舞蹈课堂,转变教师授课思维与方式的同时,转变教师角色,以此丰富课堂的内容与形式,给予学生更多层次的学习体验。
我们致力于打造三度课堂,即有梯度、有深度、有宽度,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教师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学习内容与强度有梯度的螺旋式上升,学生便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深究教学内容,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肢体动作到思想内涵,展开高品质的思考以体现课堂的深度,与此同时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重视学科之间的融合以及课内与课外的延伸,由此体现课堂的宽度。
戏剧表演元素融入舞蹈课堂,让学生可以兼顾外在肢体动作的体现与内在情感的体验
戏剧表演与舞蹈表演训练方法有很多共通性,我们将戏剧表演的训练方法与舞蹈编创技法相结合,探索融合课堂,在戏剧表演中,人物小传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表演技巧,也称为人物调查。演员根据所要塑造的人物进行故事发生背景以及人物生平事迹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撰写人物小传,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演员深入了解角色,发现角色潜在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将人物小传的训练方法运用在融合课程中,可以让学生运用总结 “关键词” 的方式来进行造型模仿,每节课教师都会给予情境与主题,学生结合图片、视频总结人物或者事物的外部形象特征以及动态特征,并总结关键词,随后进行造型的模仿与创作。例如:“八爪鱼” 学生基于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总结出多触角、肢体动作柔软、千奇百怪等关键词,当他们基于关键词进行直观的造型模仿后,在结合编创技法,让学生尝试变化不同的角度进行二度创作,来深入探索不同造型所传达出来的不同情感。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塑造形象,表达内心情感。
数学几何图形元素融入舞蹈课堂,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与创新思维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数学则是一门科学,但它们都需要精确的计算和规律性的运动,舞蹈队形中的对称性和几何图形与数学息息相关,这需要舞者、编创者具备一定的理科思维,才能呈现视觉上的美感。
我们将埃及手舞蹈元素融入课堂,埃及手是运用手臂的角度再现几何图形。我们将学生置于数学几何探秘的情境中,展开探究式学习,教师首先提问如何运用手指、手掌角度进行正方形的再现,让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成果展示以及理由陈述,随后深入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手臂的角度进行正方形的再现,学生从 “手指舞”(运用手指的角度创作)到 “埃及手舞”(双人或四人、群舞合作)的形式再现几何图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
美术创作元素融入舞蹈,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舞蹈通过舞者的身体动作来表达形态和空间感,而美术则通过绘画、雕塑等媒介来表达。可以说舞蹈与美术的结合是动静结合的艺术呈现。
我们结合两门学科的创作方法,开展融合课堂,以雕塑为主题的融合课堂,让学生先观察、分析美术作品,总结出雕塑的特点是:静止的、具备欣赏美感的,再分配两人一组进行雕塑的肢体对话,“被雕塑者” 身体完全放松,“雕塑者” 展开丰富的想象探寻双人舞之间的对话关系。然后将造型临摹在画纸上,各小组进行展示,讲解创作思路。可以说学生将相关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运用,极大地开拓了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多元评价机制作为支撑,全面提升学生艺术领悟力
舞蹈课堂创新以及融合需要有新意的教学内容,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多元的文化融合之外,还需要多元的评价机制作为支撑,我们分别从舞蹈品质、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三个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将学生平时表现、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融入其中,让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在舞蹈品质方面分为乐感、肢体动作、面目表情、综合表演四个方面,让学生可以创编出具有个性化的舞蹈动作;在表现性评价方面分为表现形式、表现能力、表现品质三个方面,让学生能够结合其他艺术形式(绘画、语言、多媒体等)进行艺术表达与呈现;在发展性评价方面分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让学生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能够了解基本理论知识。由此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自身艺术感悟力,清晰进步与不足,明确还需努力的方向。
把握三个原则,保持教师三心,实现与学生的双向蜕变
舞蹈融合课程需要把握三个原则即:主题形象化原则;目的综合化原则;创作开放化原则。融合课程每节课都需明确主题,在主题构思下,明确教学目的(一是与舞蹈直接相关的教学;二是与素质能力相关;三是与人文修养、道德、品行、集体主义、生活相关等)。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体验中进行思考与总结,开拓创新思维,迸发创作激情,教师再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自然而然可以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升华。
总结实现与学生的双向蜕变与成长,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三心,即:空杯心、专注心、责任心。师生是成长发展共同体,只有教师拥有将自己清零的勇气,不断学习,专注于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让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做学生成长的摆渡人 —— 高中竞赛课程那些儿事
啜玉涛 高中部
国际高中学生的目标是申请到适合自己的英美名校,国际竞赛课程为学生的申请助力。作为国际竞赛课程的辅导教师们,则是助力学生成长的摆渡人。
国际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提升学生的个人竞争力。像英国化学奥赛(UkCHO)、英国物理奥赛(BPHO)、英国生物奥赛(BBO)、美国数学竞赛(AMC)等权威竞赛,都是英美名校推荐参加的项目。
如何开设一门竞赛课程?如何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以上几个问题是老师们最为关心的内容。下面我将详细为大家解读。
随着我们学生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学有余力的学生渐增。开设竞赛课程,成为必然。2017 年,我们开始开设竞赛课程。目前,高中部共开设过 8 门化学竞赛课程。从最初比较简单的加拿大阿伏伽德罗竞赛(Avogadro Exam),到难度渐增的加拿大化学挑战赛(CCC),到含金量最大的英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UkCHO),我们也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逐渐形成完善的竞赛课程体系,几许艰辛,几许收获。
放官网用高中竞赛新拍照片(11.27 号精修好)
如何开设一门竞赛课程
首先是了解竞赛,做竞赛介绍资料。为了把竞赛推送给适合的学生,我们找到组织方网站,认真阅读竞赛相关内容,提炼出要点,并查找真题,做成简明扼要的竞赛介绍。
其次是做真题及真题分析。只有了解了真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我们将拿到的所有真题做一遍,一般是 15-20 套题,然后挑一套近年的题目做真题分析,列出大的知识模块及详细的知识点。有了真题分析,学生会对竞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三是制作竞赛讲义。竞赛内容繁多,而时间又很紧迫,因此讲义至关重要。我们按照知识点进行讲义的编写。已经学过的内容可以简单列出考点及少量样题,对于没有学过的内容,则需要进行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并配上样题及详解。目前我们所有的竞赛都有比较成熟的竞赛讲义,经过每年的修订,有些竞赛讲义已经是 5.0 或者 6.0 版本了。
第四是易错题整理及专题梳理。临近考试,学生就要进行真题模考,学生模考后,老师需要整理学生的易错题,把题目分类,并据此进行专题梳理,突破难点。
每年竞赛考试后,拿到真题,我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做一遍,看看又有哪些新增知识点,据此修订讲义。
如何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
一是正确的辅导策略。我们采用 “老师集体辅导、学生自主做题与老师单独答疑相结合” 的策略,老师集体辅导重点、难点及模考中的易错点;学生参加集体模考,并自主做题,个别问题单独约老师答疑。
二是全力以赴的老师和学生。老师要做好随时辅导,即使是下午考试,孩子们上午还在问问题,老师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全情陪伴孩子们。对于做题比较慢的同学,老师还要进行答题策略指导,做好时间分配,放弃难度大的题目。当学生压力过大时,老师还要做好心理疏导。
幸运的是,竞赛课程延伸出一门新的课程 —— 化学研究课程。
啜老师现场演讲图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
竞赛题中有许多有意思的现实问题。比如巴西里约奥运会游泳池变绿问题就成为 2017 年英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的题目,专家提出几种假说:一是有蓝藻生长,二是使用了起杀菌消毒作用的蓝色硫酸铜,三是消毒剂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了黄绿色的氯气。到底是哪种原因呢?冯煜栩同学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详细的探究,最终证明很可能是原因三造成的。冯煜栩同学将探究过程写在了自己的申请文书中,最终冯煜栩同学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生化专业所录取。受冯煜栩同学的启发,化学研究课程应运而生。
同学们还提出了很多生活中有趣的化学问题,比如:
1.
茶叶中咖啡因含量有多高?
2.
3.
吃何种食物补碘更有效?海带、裙带菜、紫菜哪种物质含碘量最高?
4.
5.
色素是否有毒?饮料中色素是否超标?
6.
……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化学研究课程的研究项目。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呢?
项目研究一般遵循下列过程: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开展研究→得出结论→撰写报告。
下面我们以 “茶叶中咖啡因含量有多高?” 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是发现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就蕴含着很多好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关于茶叶中的咖啡因,学生有很多困惑:咖啡因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咖啡因如何提取?绿茶、红茶、普洱茶等茶叶中哪种咖啡因含量最大?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查找资料。对于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如:“咖啡因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咖啡因如何提取?” 我们可以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对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通过 “中国知网” 进行搜索下载。
经过资料查询汇总,我们知道了咖啡因的结构式,以及常见的提取方法,使用索氏提取器用乙醇提取,提纯方法 —— 升华法。
下面就是研究项目最核心的部分 —— 开展研究。虽然资料中写得很详细,但是我们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具体问题,如电热套的温度控制不准,回流时间的选择,升华时滤纸孔洞的大小和距离,升华温度的控制等都会影响咖啡因的产率。经过一次次的失败,我们终于获得了漂亮的针状晶体 —— 咖啡因。成功的那一刻,我们太开心了!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通过索氏提取器分别提取了红茶、绿茶、普洱茶中的咖啡因,其中,绿茶的含量最高,可达 0.75%。
研究项目最重要的就是输出了,孩子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包含研究背景、研究过程、实验数据与结论、讨论与分析等几个部分。我们计划以此成果参加一些科技比赛。
以上提到的几个问题我们都在化学研究课程上探究过了。我们的研究课程还在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揭晓。
近年来,我们的国际竞赛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一年来,仅化学竞赛获奖就达 80 余人次。
目前我们高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竞赛课程体系,共有 10 门学科 32 种竞赛,相信通过竞赛课程可以把我们的学生推举到更高处。
能把学生们摆渡到成功的彼岸,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幸福!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在竞赛课程的这条路上,我们将继续求索前行。
客户引领 服务蝶变
郭瑜 行政人事部
过去的 13 年在范校的带领下,我校实现了高速、高质量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 “蝶变”。全校教职员工和在校生数量大幅度增长,对行政团队的服务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 2022 年 8 月的全体教师封闭培训大会上,范校长提出了关于学校发展的十一条指导意见,其中第四条提出:要有高水平、全情投入的教职工队伍。作为后勤服务保障部门,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与时俱进,转变思想意识,为如何更好地提升各自的专业技能水平、服务态度、服务品质,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而不懈努力。
但是 “谁” 是我们的服务客户?客户又希望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变成了首当其冲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推动下,行政各部门开展了一场关于 “内部客户” 的探寻之旅!通过内部客户和服务内容的梳理,我们希望解决和达成以下目标:
1.
更加贴近一线,找准每一项工作的服务对象,精准定位客户;
2.
3.
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每一项工作要求,更好地制定工作目标和服务标准,明确服务和检验标准;
4.
5.
从服务客户的痛点出发,发现尚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并加以满足,覆盖服务盲区;
6.
7.
从服务客户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工作流程,避免 “扯皮” “推诿”,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明细服务流程。
8.
整个梳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明确职责分工:根据部门全年工作计划明确部门每位员工的职责和分工;
2.
3.
寻找目标客户:根据每位职员每项工作的内容来定位内部服务客户,明确服务内容和考核标准;
4.
5.
目标和标准修订:与目标客户进行沟通,并就工作目标和评价指标进行探讨和修订。
6.
在梳理过程中,我们首先给出了岗位职责梳理的标准:把每个岗位的工作分为 “阶段性任务” 和 “常规性工作”,同时加入 “防火墙” 的概念,主要指各项工作中没有按时、按要求完成或者容易出错或引发严重后果的工作行为,旨在规避工作中的疏漏和重大失误。
通常客户分为内部客户、外部客户。内部客户又可以细分两类:一类是职级客户,比如上下级之间;一类是职能客户,主要指岗位职能部门或人员之间存在相互提供服务的关系。沈祖芸老师在《变革的方法》一书中也指出:内部客户的定义为 “组织内部需要支持人员去服务的对象”。所以我们本次梳理的重点则聚焦在服务于学生的一线教师、学科教研组长、班主任、年级组长、项目研究负责人等群体。
为避免少走弯路,提升效率,在此过程中,我们前期还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如向兄弟学校请教项目推进的经验和教训,邀请北师大的专家为我们做现场的培训和指导,组织阅读沈祖芸老师《变革的方法》一书,分别给各部门的领导和全体行政职员进行了培训分享和交流讨论,促进大家对项目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梳理方法和要点的掌握。同时我们给出了内部客户梳理模板,结合了工作内容梳理和客户定位以及诊断描述。
即便我们做了以上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整个梳理的过程中,我们也依然遇到了很多的疑问和困惑:
1.
把上下级作为服务客户。也就是定位到了职级客户上,这是就要考虑该项工作是否在诊断之列,能否寻找到相关联的其他工作,再进行内部客户的寻找。
2.
3.
把 “外部客户” 作为聚焦重点。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需要我们转变思想,就要想办法在尽可能不影响内部客户的前提下,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那么,在这里配合我们完成工作的内部客户也是我们服务的客户。
4.
5.
把服务工作流程中的其他行政部门或者其中的某个人作为服务客户。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是要联合梳理工作流程,向下继续探究共同的服务客户,只是要明确不同的工作职责和考评标准,也可以有效避免职责不清、工作 “推诿” 的现象。
6.
7.
把 “全体” 作为服务对象。一旦服务对象是 “全体”,就会抓不到具体的落点,服务也就无法具有针对性,且不容易进行评价,需要进一步深挖和细化。当然也确实有服务 “全体” 的情况,那就要明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尽量分清层次,且要进行抽样调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8.
经过一个学期的准备以及 3 天封闭培训期间的梳理,整个行政部门全体职员不断学习、不断摸索,并最终形成了 V1.0、2.0、3.0 三个版本的提升和演变。
我们从 “入坑” 到 “出坑”,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从思想意识层面到工作方法层面的一次 “蝶变”,虽然这个版本也不是完美的,更不是最终版本,还有很多的问题和瑕疵。接下来,我们还会在现有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进探索,进一步在客户定位和诊断标准上下功夫,利用 E 智慧诊断等平台工作,做到精准评价、有效反馈,期望更为真实、准确的反应每一位行政职员的服务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
1.
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把 “不可能”、“不行” 变为 “怎么才有可能、怎么才行” 就是一次极大的进步;
2.
3.
加强沟通,变被动为主动,也是一次极大的进步;在与服务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中,我们才能更充分了解客户的痛点和真实需求,也能让客户了解我们工作的困难和制约,在相互的沟通和讨论中寻找到更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会碰撞出很多新的火花,打破我们的思维局限。同时我们会感受到来自服务客户对我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给了我们很多的感动和动力;
4.
5.
沟通过程中,不要担心表面 “冲突” 和 “矛盾”,更要关心底层的 “原因”,寻找共同的目标,才能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6.
7.
寻找客户、定义客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要坚持走下去、持续做下去,才能把服务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8.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期待通过内部客户项目的推进和优化,我们的服务能有更华丽的 “蝶变”!我们的学校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导育,为成长插上坚强翅膀
景岚 初中德育
在很多人的眼里,导育老师的工作大概是这样的:
当学生在教室安心上课时,他们在宿舍打扫卫生;当学生下课涌向食堂就餐时,他们在维持纪律,提醒光盘行动;晚上孩子们休息,他们会提醒学生不要喧哗,按时入睡;或者是学生生病时,及时带学生就医、联系家长……
导育老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随着导育工作的推进,导育老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而且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安抚和安全守护。学校 “E 智慧诊断” 显示学生对宿舍生活非常满意喜欢,喜欢的背后是所有导育老师的努力和付出。接下来,我将讲述中学导育老师的育人故事。
故事一:因材施教,化刚为柔
现在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优越,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桀骜不驯的个性,尤其是住校以后,出于自我保护的想法,这种个性就更加显现出来。导育老师在与这样的同学相处过程中,就要因材施教,化刚为柔。
王同学就是这样一个学生。记得开学初,她每天回到宿舍,我行我素,大声喧哗,不按时休息。她高兴的时候称得上活泼开朗,只要她心情不好,就要和老师顶嘴,不服从管理,我多次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够遵守纪律,每次她都是口头上答应得很好,可事后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一如既往。
我尝试着换一种方式引导她,完完全全公事公办,心想:她回到宿舍只要不影响到其他同学就行,即便她违纪了,我也不说她,直接扣常规分。一周下来她被扣了六分,但却满不在乎。我突然意识到,扣分对她来说解决不了问题,对我来说扣分也不是目的,她因为扣分而做出改变才是我愿意看到的。于是,我试着接近她,了解她,消除我们之间的隔阂。我发现她学习成绩很好,非常自信,而且是一个很有正义感、很有号召力的孩子。于是,我便给她安排了宿舍长的职务,让她负责检查宿舍的内务纪律,以身作则,只要她做得好,我都会及时肯定和表扬她,并告诉她,这个学期好好表现,我会为你留一张奖状,她开心地点头答应了我。之后,她开始改变,每天都认真整理内务,还被评为内务能手,宿舍纪律也管理得很好,对我也非常有礼貌。用她的话说,我俩这叫不打不相识。有一天,她的妈妈到宿舍,当她看到孩子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床单平整、柜子里的物品摆放有序,她非常惊喜,也很是放心。
导育老师的职责是什么?我想,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把住校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就能更好地影响他们。我愿意用心影响更多的孩子。
故事二:关爱心灵,助力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敏感,更需要来自身边人的关注和理解。然而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他们并不能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这时,我们不仅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更需要帮助学生和家长架起彼此之间沟通的桥梁。
祝同学是一名走读生,平时住在同学家,中午在教室学习,不回宿舍休息。我了解情况之后,感到这个孩子需要更多关爱。陶行知说:让孩子感受你的爱,享受你的爱。有的时候,我们也只是沉迷在自己对学生的爱之中,而学生并不自知。于是,我利用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和他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聊他的兴趣爱好,他的喜悦烦恼、童年趣事、家人朋友等等,推心置腹,无话不谈。我告诉他,父母、老师和同学都是爱他的,只要他用心体会,就能感受到这些爱,也会发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与此同时,我也和他的家长取得联系,一起探讨交换意见,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与配合。这样坚持和他聊了两周,有一天中午,他主动回到宿舍午休,心情还特别好。那天中午,孩子们都休息后,我站在他的宿舍门口久久不愿离开。我想,这可能就是教育的魅力。看到他的转变,我非常欣慰,孩子的家长也第一时间给我发来反馈。之后,我会时不时陪他聊天,鼓励他,关爱他,他也做到了每天按时去餐厅吃饭,准时回宿舍午休,自信满满,学习上也更加用心和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的中考中,他以 644 分的好成绩,夺得我校中考第一名!
现在站在这里讲祝同学的故事,留在我脑海里的镜头依然是那个平常中午,宿舍门口,他向我挥手,微笑告别的笑脸。我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笑脸。
在涓涓疏导中打开一扇能看见阳光、看见五彩缤纷花朵的门。我愿意打开更多这样的门。
故事三:细心观察,排解压力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很荣幸,我成为了那个在桥上看风景的人。
有一天晚自习结束后,最先回来的两个孩子激动地告诉我:“老师,今天广播站分享的金奖作文是阎同学的《起床了,起床了哦》,写的是您!” 对,作文的主人公就是我。我有些意外,也非常感动。看着孩子们兴奋谈论的样子,我想起了阎同学。
阎同学性格开朗,是个心思很细腻的孩子,所以有时候会有一些情绪波动。一天晚上自习后,一向和我熟络的她看见我却没打招呼,直接走进宿舍,我感觉不对,她心里肯定有事,就跟了进去,拍拍她说没事,一会儿我找你。等熄灯后,就把她叫到我的房间。我刚一开口问:“孩子,你怎么了?” 她的泪水就夺眶而出,抱着我哭诉着白天和朋友的争吵,自己的不解和失望,无助和不安,把心里所有的不痛快都说了出来,…… 我清楚,她需要一个倾听者,需要我和她共情。那一晚我和她聊了很久,渐渐地,她的情绪平稳下来,也能调整自己的想法。后来,她回到宿舍必须先找我,把发生在教室的大事小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要跟我念叨一遍,每天看似短短的碎碎念,是她对我的依赖和信任。
再后来,阎同学写我的这篇作文字在《初中生》杂志寻找 “千金作文” 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我为她欣喜之余,也迫不及待地认真读了她的作文。她写到:老师平缓的声音像是暴风雨后的安宁,她一下子轻拍我的后背,给予我无声的安慰,心中委屈控制不住,我的眼泪还在滑落,这时,老师张开双臂,给了我一个拥抱,宿舍暖黄的灯照在她身上,我扑进怀中,共享那片光芒。没想到那天晚上和她的聊天对她来说那么重要,没想到孩子们那么信任我,感激我。能成为别人眼里的一道靓丽风景,我很幸福。
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细心地观察他们情绪和状态的变化,及时地提供暖心的陪伴和真诚的建议,这就是职责之一。日复一日地履行这样的职责,我甘之若饴!
和学生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做好假日生的管理,老师们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充分保障他们的学习生活,饮食起居,情绪管理。对人说话不客气、喜欢怼人的金同学,脚崴后,在老师的悉心照顾下,学会了好好说话。桀骜不驯的郭同学,在老师一次次的鼓励和表扬声中,变得越来越柔软。口头禅是 “我没错” 的张同学,在老师绝不放弃的教育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愿意改了。
以前的故事讲完了,新的故事还在不断发生。我再次扪心自问:导育老师的职责是什么?
在用心陪伴,守护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对导育老师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导育老师在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自理能力的同时,还要做学生生活中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更要关爱每一个有个性的孩子、疏导封闭的心灵。让他们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从这里出发,乘风破浪,不断向前!我想,这是我一个普通导育老师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学校讲述育人故事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