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EN

以课促成长,锡华杯课赛精彩回顾

2025-04-23

5255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助力学生成长,聚焦课堂是我校永恒的重点工作。


近期,由课程中心组织、十二年一贯制学科主任负责实施的第二十八届“锡华杯”课赛春季学期赛事圆满落幕。本届“锡华杯”课赛关注两个维度:“教学新技术”和“差异化教学”。在本学期课赛中,外教、科学、体育、艺术、社会、劳技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经过学部初选,在课赛决赛中呈现了一节节高效精彩的课堂。


2025
科学学科组

SCIENCE


王娟老师   小学五年级 科学《用浮的材料造船》



一艘小独木舟能承载几个螺母?如何增加它的稳定性,提高载重能力?怎样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在王老师的科学课上,五年级的同学们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观察记录、热烈讨论,认识船的动力,在层层递进中,体验古人根据社会需求改造船只的大致进程。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在项目式研究中引导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王老师“穿针引线”的设计让孩子们在循序渐进中掌握了科学知识。


钟洪云 初中九年级 化学《复分解反应》



在一只红酒杯中加入无色液体,摇身一变成为美丽的“鸡尾酒”,再倒入无色溶液,又摇身变成“雪碧”,再次加入无色溶液,最后变成了“牛奶”!要不要来品尝这美味的“牛奶”?小小的魔术引出了新概念:复分解反应。那么哪些酸碱盐相遇才会发生反应?通常会伴有哪些特征?在两次小组实验中,同学们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通过有针对性的习题演练,同学们学习了酸碱盐溶解性表的使用。从理论知识跳出来,大家又思考复分解反应在生产、生活、医药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体验着科学的价值。


张琪  高中十年级 物理《机械能守恒》



近期北京大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老师从一段大风中高楼墙皮脱落的视频,引出了同学们对于高空坠物的恐惧。恐惧的来源便是动能和重力势能。在实验操作中,同学们认真测量单摆的摆长,记录摆动一定次数的时间和单摆的高度,分工合作,计算单摆在不同位置的动能和势能,初步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课堂在安静有序进行,思维的火花在迸发碰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突破知识框架,产生了无数种可能。


专家对科学组课程点评:


老师们教学基本功很扎实,有清晰的单元意识,教学设计以目标为导向,精确、聚焦地将目标呈现给学生;老师们注重在真实情境下创设问题,将生活资源转化为课堂内容,符合新课标要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以任务为驱动,结构清晰,鼓励学生通过探究来学习,老师及时的评价、反馈巧妙而高效地运用了电子设备。课堂氛围民主活泼,学生充分自主自由地讨论、探究,师生都在享受着课堂。


在三个年龄段的科学课上,孩子们动手操作、分组展示,内容丰富、环环相扣,老师们在知识的铺垫和拓展上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时间把控都很好,将生活现象运用于课堂上,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老师引导巧妙、反馈及时、纠错细致,三节课从学生学情出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很好。



2025
社会学科组

SOCIAL SCIENCE


聂爱秀 初中七年级 地理《火与冰——印度与俄罗斯》



哪吒、敖丙冲破天元鼎后分别来到印度和俄罗斯,探索两地的“冰火两重天”……聂爱秀老师的地理课变成了《哪吒》的“后续”!在太乙真人的指引下,同学们开始了通关大挑战。大家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印度与俄罗斯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探究美食里的秘密。地理、气候、能源、人口、交通、建筑、语言、美食、宗教、艺术……同学们化身“小老师”,用精美的海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王铭梓  高中十年级 历史《新航路开辟前的筹备》



15世纪西班牙的历史距离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如此遥远,如何帮助学生走近历史,了解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王老师头戴皇冠,化身西班牙国王,与AI虚拟的伊沙贝拉女王一同登场,他宣布“卡斯蒂利亚议会将召开紧急听证会,裁决是否支持哥伦布的向西航行计划!”王老师将学生分配成技术专家组、哥伦布组、非洲航线组与反对批评组四个组别,各组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一手史料和技术工具,洞察全球航路开辟的核心动因。经过听证会筹备的小组写作,陈词辩论阶段的激烈交锋,学生强化了作为“历史参与者”的沉浸感,提升了历史核心素养,真正实现了学生导向与项目式学习的有机结合。



专家对社会学科组课程点评:


二十一世纪学校的“锡华杯”在28届的发展中有传承、有创新,体现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一直在与时俱进。老师们勇敢拥抱AI,使新技术赋能教学,让课堂形式更新颖、更丰富,值得点赞!差异化的小班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标准件,而是独具个性的人,孩子们生活在“未来”,这样的教育令人欣喜。



2025
体育学科组

PHYSICAL EDUCATION


王泽 初中八年级 体育 篮球突破上篮  



针对初二年级男生的身心发展特性,课程从1v1突破上篮对抗的竞赛形式开始,易于提升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进入本次课程主题。王老师的课程融合丰富的课程设计,从运用音乐进行圆圈式集体热身,到分层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训练,进行战术选择与拆解式动作练习,再到全体集中展示,老师和其他师生做评委,对个体成果进行辨析与指导,最后以3v3竞赛实战完善。教学、训练、互动、竞赛的交叉进行,真正实现了从教走向学的闭环。


柴永康 小学五年级 体育 腰旗橄榄球传跑组合技术和比赛 



腰旗橄榄球是一个适用于个体运动综合素养提升的训练课程。考虑到授课对象为小学高学段的学生,本堂课最大的亮点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课堂教学,增强趣味性,又保证学生的专注度。柴老师将课堂分为四个小组,设计了“勇夺腰旗”“战术大师”“6v6”三个循序渐进的环节,从热身后依次进行抛接球、传跑、错位、防守的能力塑造。课程还适当融合视频教学与AI,完成战术渗透,体现着多元化教学的魅力。


孙越 高中十年级 体育 篮球传切配合 



本堂课是在课标基础上开展的一次开放式运动技能培养课。考虑到高一学生已具备的运动基础,课程的设计更具强度与难度。课堂以跑动练习开始,多组带有强化目的的分解动作逐项训练,起到良好热身与明晰课程目标的作用。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与突破重点环环相扣,共计18项小任务,却都紧密围绕着篮球传切配合与如何利用假动作快速摆脱防守这一明确主题展开。指导、技巧与体能训练、5v5半场赛的巧妙平衡,将课堂的时间利用到最大化。


专家对体育学科组课程点评:


看到一个校长对体育这么重视,对我们体育老师来说是特别幸福的事。另外通过观摩课堂,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精神面貌,不像是为了比赛特意组织的观摩课,老师主导、学生主动,能把学、练、赛、评贯穿到体育课当中。而且我看到每个孩子都符合今年体育八条的要求,很有兴趣地投入到运动当中,每个孩子都能动起来、都出汗。公开课目的是做出样本,在真正上课时,如何在有限场地里让学生动起来,老师要整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达到锻炼目的,掌握技术,我们可以继续思考。



2025
外教组

FOREIGN TEACHERS


MOTLHABANE LERATO 小学四年级 英语文学 Puss in Boots



本堂课是承前启后的一节课,它以《穿靴子的猫》开展了延续性教学,并开启了关于角色性格主题的导向型教学。本堂课善用科技元素,且所利用元素特质均完美适配四年级学生的学龄学况。动画视频,能以轻松欢快节奏做好课程导入与过渡,引起学生兴趣,Ipad教学的作用则更加丰富,既能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复习回顾,深化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又能增强互动感,帮助学生进行名词理解等。除此之外,任务单的设置则帮助课程除趣味性之外也拥有学习的实效性。


STRAUSS JOHN PHILIP 初中八年级 英语阅读 A better understanding with AI


本堂课的吸睛点在于结合使用当下热门的AI工具辅助阅读解析,是一种将流行趋势与教学巧妙融合的前沿教学。教师在课程中扮演了一个很好的引领者的作用,平衡着课堂有序且高效进行的节奏。课堂由前期的阅读材料展开,在课堂上邀请同学们对阅读所得的产出通过口语表达进行分享,展现出英语课堂听说与阅读的融合性。随后,则是引导学生利用AI问答的形式了解关于阅读主题的历史及其他知识,并鼓励同学们在台前问答式互动,是非常好的一节“教与学”的典范课。


VILLA JR JEFFREY SCOTT 英语写作 高中十一年级Creative Writing/Storyboarding 



本堂课的授课主旋律是创意写作,本质上是对前一教学主题的深层次建构。它以讨论AI的优势作为引入,在实操中通过借助AI工具,建立细节,帮助学生初步搭成草拟脚本、做好故事情节串联的脚手架,培养学生从场景、动作、对话递进式、全方位讲故事的能力。同时这种交互式学习的方式,增强了学习间的联动性与分享欲,帮助学生更好贯彻项目制学习与学生导向学习的教学目标。是一堂生动演绎的创意课堂!


专家对外教课程点评:


三位老师都有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大家能感受到老师们的幽默,这是我们可以向外教学习的地方。同时,课堂时间管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老师们还会让学生复述这些目标。在课程结束时,也会确认学生们理解了教学目标已经达成,课程结构清晰、目标明确。一个问题比答案更有价值,所以,如果能利用AI真正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这将真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2025
艺术组

ART


张赫 小学二年级 戏剧课《龟兔赛跑》



张老师化身“森林婆婆”为孩子们创设了“森林舞台”,经典故事《龟兔赛跑》在这里重新被演绎。课堂聚焦乌龟和兔子两个主要角色,从性格、动作、语言多维度切入。学生在分组讨论中,能轻松捕捉到乌龟的沉稳、坚持,兔子的活泼、骄傲。在表演指导环节,教师对台词语气、肢体动作、表情管理细致入微的示范,为学生提供了清晰模仿路径,使他们能够通过简单台词、动作、表情初步塑造角色,极具可操作性。小组合作排练与舞台表演环节,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学会沟通协作,共同完成戏剧片段,培养团队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唐爽 小学二年级 美术手工《我最喜爱的动物》



唐老师将AI技术融入课堂多个环节,帮助学生感知动物的特征,激发动手创作的兴趣。唐老师从学生喜爱的动物人手,引导学生通过揉、搓、捏等手法,用喜欢熟悉的材料手工粘土进行动物造型创作。同学们将做好的粘土小动物放在精心布置的森林舞台上,成就感满满。最后,唐老师隆重请出中国传统工艺唐三彩骏马,并通过AI让博物馆中的动物造型动起来。同学们在习得艺术创作技法之外,也学习和领会了中华民族艺术精髓,增强了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专家对艺术学科课程点评:


老师们富有激情,为课堂创设了生动的情景,通过课堂互动细节能看出平时对学生艺术素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得很好。对于一些课堂突发情况,老师能够妥善处理。在课程环节设计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注重“递进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一步步达到能力的提升。评价环节可以有机融于课堂各个阶段,用评价激发学生更好的课堂表现。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在艺术课上自由发挥无限创意。



2025
劳动技术组

LABOR AND TECHNOLOGY


周颖 初中八年级 人工智能《AI慧眼识百草》



课堂上,周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中草药连连看小游戏、“蒙眼猜药”、“知识竞答”等活动理解机器学习原理和AI核心三要素;通过AI中草药模型构建实验、AI中草药识别模型性能探究实践,培养抽象建模、批判思维及算法优化能力,在对抗性训练中形成"数据-算法-算力"协同设计意识;通过伦理思辨培养学生思考科技两面性,建立“科技的价值为人类服务,而非取代人性”的意识,树立中学生科技价值观和科技伦理观。


专家对信息技术课程点评: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应用落地还处于探索阶段,对老师们如何选用教材资料、如何设计课堂提出了很多挑战。在这节技术课上,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出了AI学习的过程“采集数据、提取特征、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在课堂数据采集环节,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对于枯燥重复的事情AI比人类做得好,但说到创新,还是得靠人,希望AI能辅助我们做出更多创新。



范胜武校长总结点评:



这学期,我们课堂教学的工作重点是“从教走向学”。从课堂看,老师们在背后做出了很多探索,孩子们的自我学习、主动探究占的比例和空间很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和中英文表达都很好,用自己的表现点亮了课堂。同学们在课前做了大量的精心准备,学科组老师们通力协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今后,我们还要更上一层楼,减少预设性的设计,以原生态的课堂让学生收获更多。这是我们的理想,但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就能无限地接近。




文案编辑 图片拍摄 美术设计  |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