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EN

全人教育 奠基未来

2025-10-27

5006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委书记  范胜武

 

在北京市海淀区教育高地,有这样一所国际学校,它成立于1993年,设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秉承校训“做豪迈的中国人”,确立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育人目标。在国际教育道路上,它从学生出发,对接未来,进行了系列深入的改革,以小初高横向课程、十二年一贯制纵向课程为脉络,搭建了课程立交桥;以世纪文化为引领,构建了全人教育的立体模式。这就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

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一流国际教育品牌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海淀区2016-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社会满意度调查中,小学部在海淀区115所小学中,三年位居第二,一年位居第一。初中部在海淀区74所初中校,三年位居第一,一年位居第二。学校社会满意度指数连续四年名列前茅。

    学校党委被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评为北京市社会领域优秀党建活动品牌单位;被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海淀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13年度海淀区五个好社会组织党组织

高中毕业生全部进入世界名校,根据USNewsQSTIMES等权威机构排名,进入世界前50,美国前50,英国前10位大学的学生2018年达84.9%2019年达82.3%2020年达到86.3%2021年达到86.8%。申请美国方向的学生,100%进入美国排名前100位大学。2020届毕业生24.4%进入世界前10名校,42%进入世界前30名校,优秀毕业生进入竞争激烈、录取率极低的世界顶级学府和顶级专业。

学生分别被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藤校)、达特茅斯学院(藤校)、布朗大学(藤校)、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美国西北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范德堡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西蒙菲莎大学、麦吉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录取。

二、以课程立交桥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小初高学部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遵循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研究各年龄段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在小学、初中、高中开展了不同的教学模式。

1.小学“全课程”,放慢脚步育全人

儿童时期的体验犹如种子深埋泥土,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放慢脚步,重拾教育本质,开展“全课程”模式,给予学生足够安全、自由、丰富的“体验”,从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全人”培养。以主题形式进行单元式双语教学,覆盖学生全部的校园生活,老师“包班”授课,在课堂上引入Pad教学技术,为学生拓展了学习空间,强化了学习过程和体验,大幅提升课堂效率,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学习。

2.初中“选课走班”,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而设计

初中“选课走班”,各学科分类别、分层级设计了可供不同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设置了必修、选修、综合实践三大教学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其提供全面发展的宽广平台。学生入校后,不再按传统做法分班,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兴趣爱好,选择不同课程及各科不同的难度层级。丰富的课程、流动的课堂、灵活的机制……“选课走班”,实现了“课程多元化”“一人一张课表”“学科教室专业化”“云学校评价体系”等,深入诠释了“因材施教”的内涵。

3.高中国际课程本土化,托起学子世界名校梦

高中引进国际课程、教材与管理模式,根据学生学情合理调整,实现了国际课程本土化。AP课程、A-Level课程齐头并进,丰富国际课程选择,拓宽学生升学渠道。学生参加全球AP统考,通过率连续7年远高于全国、全球水平。截至目前,高中部共有194名学生获得“AP学者”,110名获得“AP荣誉学者”,151名获得“AP杰出学者”称号。第一届A-level班100%升入英国综合排名前10大学,2020年,英国TOP10大学录取70份,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录取26份。

十二年贯通课程,落实人才培养目标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育人模式的构建中,通过成立“课程中心”,整合学校所有教育资源,开创高品质、规范化、系统化的“世纪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1.《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学校将“中国灵魂”的塑造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了十二年一贯制《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根据各学部学生情况从四方面进行了构建:传统经典课程,树立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文化寻根课程,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修养课程,积淀学生民族文化底蕴;名家启迪课程,浸染学生民族文化精髓。循序渐进的文化渗透,为选择国际教育,未来走向世界的学生打上中国烙印,使其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地走出去,时刻心系祖国,学成回馈家庭、报效国家。

2.《英语直通车课程》:作为国际学校的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自然是重中之重。学校不唯分数是论,更看重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开发了一贯制课程模块:英语基础课程、英语选修课程、英语活动课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综合实践课程》:围绕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学校开发了相应的实践活动,从理想、道德、素养方面进行培养。16年级,让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感恩奉献,79年级让学生明理养德,1012年级,让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其健全人格。

4.《影视课程》:学校2015年成立“电影课程项目组”,开设了《影视课程》。根据学生对于电影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划分为4个学段:1-3年级,4-6年级,7-9年级,10-12年级,共计100部优秀电影。弘扬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再现百态人生、关照心灵成长,反思社会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展现科技魅力、激发学生想象,描绘大千世界、剖析人性本质……中外电影交相融汇,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精神世界。

5.《世纪演说家课程》:为了给学生创造提升口才的平台与机会,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学校开设了十二年一贯制“世纪演说家课程”,根据学生年龄、认知水平的不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用十二年的时间循序渐进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给学生一个锻炼口才、提高综合素质的扶梯。课程实施分为四个学段,1-3年级开设故事课程,4-6年级开设主持人课程,7-9年级开设演讲课程,10-12年级开设辩论课程。

6.《健康课程》: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将所有体育教师、心理教师和医务室工作者组织在一起,以体质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为线索,以创建“运动型、健康型”校园为契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小、初、高学生进行一体化课程设计。

7.《艺术课程》:学校根据艺术课程的特点和育人目标,明确了艺术课程研究的任务,划分了戏剧、书法、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版块,小学阶段重在体验,初中阶段重在探究,高中阶段重在反思。五大版块教师集体备课,组织策划大型活动。在管理架构上,成立了全校性的健康艺术中心,组建学校乐队,建设世纪剧场,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8.《研学课程》:学校以研学旅行为载体,构建了十二年一贯制研学旅行课程,包括“1-5年级京内主题研学”“6-9年级国内文化研学”“10-12年级世界文明研学”三大课程模块及“世纪名人班”特色研学旅行课程。从京内主题研学,到国内文化研学,再到世界文明研学,三个阶段覆盖小、初、高三学段,故将其称为研学旅行“三段论”。学生在研学旅行这最美的课堂中,从文化知识,到视野情怀,再到实践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实现最美课堂“育全人”。

三、以世纪文化为引领,塑造学生文化基因

“世纪名人班”,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学校在小学创设了“周恩来班”“雷锋班”“少年孔子班”“钱学森班”和“宋庆龄班”,以此开展了名人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开展了读名人书籍,访名人故居,听名人讲座,学名人精神等活动。学校邀请周秉德女士、罗援将军等举办讲座,追忆周总理生平故事;通过各种形式,纪念周恩来诞辰;前往天津邓颖超纪念馆和南开中学缅怀总理,赴江苏淮安,追寻总理足迹。学校邀请陶克将军讲述雷锋的故事,“雷锋班”师生清明节前往卢沟桥,悼念革命烈士。邀请孔子学院老师讲述孔子生平,让孩子们了解儒家文化。让学生观看《钱学森》影片,了解一代科学家冲破阻碍争取回国,奉献一生的事迹。走进宋庆龄故居,让学生了解宋庆龄的故事。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学校开展革命教育主题活动,丰富爱国教育形式。其中,组织全体学生前往“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退队建团仪式,在庄严隆重的祭奠英烈活动中,让学生们牢记历史;组织学生前往天安门参加升旗仪式,增强爱国情怀;组织学生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大型展览,了解国家发展历程;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先锋岗活动,向人民英雄致敬。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中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深情热爱。

实践教育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创设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育”模式,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服务中心、银行机构、律师事务所、各大院校研究院以及国内知名企业单位生产线,通过了解国家品牌,实地考察,亲身参与,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蓬勃发展的社会现状,对未来生涯进行规划。学生在“实践教育”模式下,不仅提升了核心素养,同时在与世界各国同伴的交流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学生的形象。

礼仪教育

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底蕴、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体现了自身的修养。学校建构了具有包容性的礼仪教育四维框架:“传统礼仪知识与现代礼仪知识结合、个人礼仪与社会礼仪结合、中国礼仪与国际礼仪结合、礼仪知识与礼仪践行结合”;打通学段,开设十二年一贯制礼仪课程:小学生侧重于学礼履礼,修持践行;初中生侧重于人格伦理的教育;高中生侧重于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浸润礼仪文化。

规则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制定活动规则,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能得以更好的调动。教师在了解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控力,从而促进其规则意识的形成。定期评选“规则之星”,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对老师定期进行规则教育的培训,从而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规则意识。

世纪讲堂

为帮助学生、教师、家长实现成长,学校开设《世纪讲堂》系列版块,分为学生励志版、教师成长版、家庭教育版;邀请名家大师走进校园举办讲座,与师生家长面对面交流。名家大师来自各行各业,如学术界肖川、史建筑,文化界张绍刚、朱迅、卢勤、司马南,军界罗援、陶克、胡国桥,体育界李宁、杨凌、李金羽、王丽萍、陈中,娱乐界刘佩琦、周炜、龚琳娜、靳东等。他们以切身经历带给了师生、家长关于做事的能力、责任的培养、职业的选择、优秀的品质、专业的知识等多方面的洗礼。

世纪学子

优秀学生是一道标杆,激励着更多学生向模范靠近。学校围绕学业、行为习惯、实践活动等开展各种评选活动,选出明星学生,在校报、校刊、海报、宣传栏、灯箱、校园电视台等平台进行展示,成为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此外,往届优秀毕业生,及在校外参加各项大赛并获奖的同学也出现在各个角落,闪耀着“世纪文化”的光芒。

世纪咖啡屋

高中部在学校的支持下,建设了“世纪咖啡屋”,运营操作全部由学生主宰。在环境设计、原料采购、饮料制作、销售推广、利润统筹、管理协作等流程中,学校完全放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不同特长。学生也在真实的经济模式中掌握了营销技巧,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所得利润除维持咖啡屋运转所需费用外,捐赠基金会,用于帮扶偏远地区学校,对学生也是一次深刻的爱心教育。

四、以办学成绩为动力,逐梦理想教育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改革中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并以此为动力,逐渐向理想的“全人教育”靠近。它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小、初、高一体化课程建设与育人模式变革研究课题”,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授予“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办学特色示范学校”,被评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十佳学校”,被北京市教委和首都精神文明办评为首批北京市中小学文明校园,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民办中小学优秀学校”,获评“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先进单位”,被中国教师报授予“全国十大课改样本学校”,被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授予“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研究基地校”称号,被授予“全国小学数字化学习示范校联盟理事长单位”,被海淀区教委授予“基础教育国际化试点研究项目实验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2020年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成为“海淀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共同体首批项目成员单位”,连续当选《海淀区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提升研究项目》实验校,承担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学校OTO转型行动研究”、北京市“‘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和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2019年3月胡润百富旗下国际教育平台胡润百学发布《2018胡润百学·中国国际学校百强》,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位列北京市国际学校第8,位列全国国际学校第20。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构建了“全人教育”模式。学子们在学业的主路上一路高歌,在个性风采上全面绽放,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二十一世纪”也成为响亮的国际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