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EN

智慧跑道:从“要我跑”到“我要跑”

2024-09-27

6060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范胜武

开学不久,我收到一些稍显意外的反馈信息。我们的毕业生虽然留学海外,但还一直关注着母校发展。今年暑假,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我们将孩子们的学习、就餐、住宿、运动环境等进行升级改造,原本他们最关注的餐饮也改头换面,水平大幅度提高。没想到很多毕业生听到学校消息后大呼:“最遗憾的是没赶上这么高大上的智慧跑道!”我以为餐饮会是他们心中的意难平,没想到却是很多孩子抱怨的晨跑。

晨跑,在二十一世纪学校是坚持了20年的传统。虽然孩子们喊苦喊累,但我们一直在咬牙坚持。因为我就是从小受益于晨跑、锻炼,丢掉了“药罐子”,练就了一副好身板。为了帮孩子们打下好基础,赢得一个好未来,就算有的孩子抱怨,我们也一直在坚持这项活动,我也天天跟在学生后面跑步。毕业生这令人意外的反馈不禁让我反思,原来就像教学,不是孩子们不愿意学,而是老师没找到适合孩子的,他们喜欢的方式。智慧跑道,几组小小的摄像头,两块亮晶晶的显示屏,彻底点燃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现在不仅早上的晨跑热火朝天,课间也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在跑步,扎堆在显示屏前查看自己和班级的数据。

一、智慧跑道,“我的运动我做主”
    智慧跑道这项小小的高科技,在北京甚至全国的中小学也比较少见,我们在三年前就在酝酿了。为什么呢?早上时间紧、学生多,为了方便老师督促、统计和管理,我们以班级为单位跑步,整班人都到齐了才开跑。有的孩子起床早,有的孩子稍微磨蹭点,短短的时间不少都浪费在等人上了。

有了智慧跑道以后,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情况进行锻炼。我们提前输入了学生面部信息,根据教委最新要求,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规定基础跑步距离。他们只要从摄像头下跑过,奔跑的时间点会传入系统并自动计算出他们奔跑的里程、时间、速度等信息,进而实现排名。男女生体能不同,个人运动排行榜分男生、女生。为了激发孩子的集体荣誉感,我们还设置了班级排行榜。每天,电子屏上都实时滚动播放着个人运动排行、班级运动排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要挤进前三名。有的孩子不到六点就要起来跑步,为了不影响他们和其他孩子的睡眠,宿管只好强行规定只能6点以后再起床。有的孩子开始暗暗较劲争第一,甚至有男生四天跑出了43公里,相当于一个马拉松的距离。从“要学生跑”变成“学生要跑”,学生的运动由自己做主,再一次诠释了我们的办学理念,“看见”、尊重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二、立体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智慧跑道只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健康型、运动型”校园建设一个小小的缩影。2014年,我们开始打造运动型、健康型校园。学校所有体育教师、心理教师和卫生室医务工作者组成了一个团队,设计了学校独特的十二年一体化健康课程。“双减”后,我们根据上级要求,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五四三”

学校按政策要求配足配齐体育老师,小学每周5节体育课,确保孩子们每天都有体育锻炼,其中3节基础课,2节公选课。学生可以从球类运动中选一节,再从田径、体能、武术、跳绳、健美操中选一节,由于选课完全遵从学生的意愿,孩子们对增加的体育课更加喜欢了。初中每周4节体育课,其中3节基础课,1节公选课。高中每周3节体育课,从田径、球类、体操及武术四大模块中任意选择。

课余锻炼“三三一”

3个学部、3个时段、锻炼时间远超1小时”,学校充分利用早操、课间操、课后服务时段的体育锻炼时间,合理安排校内活动,学生每天运动时间远超1小时。

为改变传统课间操时间较短,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出工不出力的现状,体育学科组对大课间进行了规划和开发设计,自编了八套孩子们喜欢的广播操,音乐动感、动作时尚,提高了锻炼热情。

另外,我们坚持每年分别为中小学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运动会,小学还有冬季体育节,为期一个月,已经举办了28届,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增加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

社团活动“5+N

每周5天,N种社团,满足学生需求。各学部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开设不同学段(小初高)、不同等级(基础级、高等级)的社团活动。

小学部周一至周五保证每天开满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高尔夫球、棒球、英式橄榄球、跆拳道、少年击剑、拉丁舞、古典舞、街舞、瑜伽等多个体育类兴趣班,自愿选择,满足学生需求。中学部开设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多个社团供学生选择。只要是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场地允许的体育兴趣班,我们都准备好了。

以赛促练强技能

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体育赛事,“勇争第一”。从八大项的十几个梯队的运动队训练,到课外活动时间的各类年级联赛,如足球射门、篮球投篮、排球垫准、足球8vs8、篮球3vs3及高中排球联赛等,营造了火热的运动竞争氛围。此外,孩子们走出校门,参加海淀区、北京市各种球赛,也取得优异成绩。如2024年高中男子篮球队取得了北京市国际学校篮球赛冠军。学校还被评为2023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北京市共有58所学校入选。

体质监测覆盖全员

全校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学校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体育学科组定期举行提高学生体质的研讨会,教师们认真研讨并落实于每节课的训练中,认真组织了多场体质健康测试赛,制定了训练计划、不及格及体重超重学生的干预计划,学生的体质状况逐年提升。

体育设施“重投入”

环境也可以育人,我们积极营造励志的体育文化氛围,在学校操场的外墙上设计了体育文化墙,同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育锻炼及学习环境;注重室外健身及小学游乐区的建设,创建浓郁的校园运动氛围;加大体育器材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运动器材。

榜样激励深入心灵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除了我自己每天陪着孩子们跑早操,老师们也跟着陪跑。体育老师每天早上集体跑步。校园灯箱人物每学期更换,多维度的评价标准里一定包含“运动之星”,让同学们看到身边的榜样。另外,我们邀请奥运冠军、“体操王子”李宁、射击冠军李凌、长跑冠军王军霞、跆拳道冠军陈中、竞走冠军王丽萍,为中国滑雪史实现“零金牌”突破的郭丹丹,勇攀珠峰的“无腿勇士”夏伯渝、“足球王子”李金羽等为同学们举办讲座,分享励志的成长故事,体育精神在他们身上得以具象化,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心灵冲击。

三、以体强心,培育学生阳光心态

学生的心理健康广受社会关注,学习压力大、“玻璃心”、沉迷网络、内耗等是困扰很多孩子的问题。我时常在想,为什么以前的孩子物质条件没现在优越,却普遍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户外体育活动是一项重要原因。快乐与体育之间的正相关是有科学依据的。“多巴胺”被称为“快乐荷尔蒙”。研究显示,多巴胺可以发起运动,调节运动,运动又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既可以缓解抑郁、焦虑的情绪,又可以提高我们的快乐感受能力。所以,运动会让我们快乐,是学生释放压力的一剂“良药”,健康的身体为强大心灵、成就学业提供基础。

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二十一世纪学校的高中生都同时面临学习、申请和实践的压力。一次次标准化考试,既是挑战也是煎熬,他们很多在紧张的学习中挤出时间跑到操场上跑步、打球,释放压力、治愈心灵。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的2020届毕业生王浩程是“世纪篮球队”主力队员,在冲刺学业成绩的道路上,运动给予了他无穷的力量。“每当我学习学累了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去锻炼身体。当我越过运动中体力的极限,也会同时迎来神清气爽、焕然一新的感觉,这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重要,因为它伴我挺过了高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多年后,就读于美国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的靳京同学说:“离开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我参加了很多活动,但最想念的还是学校每天6点半的跑操。”

在建设“运动型、健康型”校园的道路上,我们确立了“增强体质、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体育目标,通过体育活动,将心理教育的课堂“搬到”了蓝天白云的户外,“搬到”了生机勃勃的操场上。心理课上,老师们也会经常设计“你是我的眼”“不倒森林”等集体协作趣味运动,用于增进学生间的人际信任与相互合作。

“一个好身体、一个好习惯、一项好技能、一个好未来”,我曾经在学校提出这样的口号,好身体是一切的前提。教育是门“良心活”,办学者只有时刻将孩子放在心上,着眼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将各项举措真正落地,才能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小小的智慧跑道,改变的不仅是孩子们在校的运动氛围,更有可能激励他们养成终身跑步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