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EN

教育就是一种修行——《工匠精神》

2018-06-08

15454

        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支撑呢?

      "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职业,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而这就是工匠精神最纯真的呈现。

        工匠精神在欧洲,是象征着瑞士钟表的品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书育人的特殊“工匠”。教师如果缺乏爱心,就不可能把自身融化到学生的灵魂深处。鲁迅先生曾说“教师植根于爱”。可见离开了爱,教书育人就失去了前提与基础,教书育人只会成为枯零零的劳作,这样就难以达到塑造、升华学生灵魂的境界。教师对待学生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他们的成长、关怀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身体,对学生要从内心深处迸发出赤热的爱。教师在和学生相处之中,要勤于体贴,多于宽容,善于帮扶。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才能与他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识,求知上的共振。教师济于学生的爱心应博大怀柔,不仅惜爱优异之材,倾爱求进之生,而且对后进学生也要持有真爱之心。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感召、是一种哺育,也是一种教诲。一代名师杨昌济先生“欲栽大树拄长天”,以其博大之爱,造就出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时代精英,国之栋梁。应该说,爱也是一种抚慰,青少年学生稚嫩的心灵不但需要得到家庭之爱,而且需要得到教师爱的滋养。  

        而工匠精神这本书,教给我们的也不正是:专注品质、重视积淀、享受过程,这正是工匠精神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快餐精神之间最大的差别。他们身上或许会少了这个社会的敏锐,但他们却多了一份对事业的执著。而我们作为教师必须重拾工匠精神,工作中踏踏实实的备课,认认真真的上课,勤勤恳恳的为学生付出。工匠精神应该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把自己的业务做到精益求精。匠人之心,匠人之能,匠人之德。发展之愿,求知之心,创新之能。只有力弘扬“工匠”精神,做有匠心的人民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更好的服务学生。教育需要下功夫,持久的下功夫,真的不是急于求成的一项工作。做有匠心的老师要有持久的下功夫,耐心的教,手把手的教,学生刻苦练习,才能掌握技能。教育看似重复劳动,其实重复中充满了各种可能与变化,决定了这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劳动。师者只有心中有“源头活水”,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天光云影”。(图片1)

      书中很多的道理可能我们都似曾相识,但是: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每一个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工作不仅仅是我们的谋生之道,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目标,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明确目标,把梦想当做信仰。"这句话很对,我们需要拥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目标。明确这个目标以后,我们就需要寻找方法,达成目标,实现梦想。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这就是工匠精神,也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图片2)

        真正的践行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种纯粹的伟大。拥有修行的状态,才会带给一个人无穷的力量,无穷的热情,无穷的创造力,无穷的热爱,无穷的收获;拥有修行的状态,才能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才能让你拒绝身边无穷无尽的诱惑,才能抑制你的欲望,才能让你专注、聚焦,才能让你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面子活”,他们步履匆匆、高谈阔论,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却缺乏踏踏实实的工匠。但正是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历史是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教育本着正是这种专心做事的工匠精神。一步一脚印,可以走得坚定,走得辽远。(图片3)

        那么让我们一起开始"真修实行"吧!放下功利心、拾起公德心、在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心性。精细,严谨的将工作做到极致,反思反省,实务精进。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每天享受通过努力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也正是带着修行的心去工作,成为一个快乐的教师。去实现价值、去创造财富、去建造一个帝国。褪尽铅华,真正珍贵的,是诚意的用心与对梦想的坚执。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分宽容,坦诚而待,心安而为。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愿我们能为"把这个简单的事情做好"而努力!

        让我们——

一直做,

且要一直思考,

在教育生活的琐碎里,

体味生命的更多顿悟和觉醒,

不仅为了成功,

而是为了成长,

尝试,继续尝试,

始终如一的,

仅仅——

为了每一个孩子。

(四年级组 李璐岩)

阅读书籍

教师分享阅读

教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