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刘鑫
小学 赵龙
《较真儿》
“如何提升科学思维?怎样支持学生个性发展?”赵老师紧紧围绕这两点,分享教学感受。他在科学课上较真儿,设计整套学习任务单,支持每位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设计分享,让学习真正发生。他鼓励每位学生提出更多问题,增强学习深度和广度。他在信息课上较真儿,道出自己的三件“法宝”:微课——适合稍慢的孩子,学案——适合较快的孩子,小组互助——自主选择队友,通过个性化支持让每个孩子得到充足发展。他在拓展课上较真儿,让每个孩子基于自己的科学认知得到提升,让拓展内容与每位学生有关。他在培优竞赛中较真儿,支持每个孩子的科学梦想,让他们因科学而闪光。
初中 朱雅楠
《当个性化教学遇见翻转课堂》
朱老师的音乐课堂灵动而充满诗意,调动了每个孩子的参与热情。她的翻转课堂不仅仅是将知识的传授前置,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更是一个创新,一次教育的“权力移交”。同学们设计“音乐菜单”,老师进行分组指导,同学们再阶段性汇报。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教学者。他们独特价值被看到,被需要。老师从“首席协奏家”到“永恒的和声”,再到“不变的节奏基底”,始终在背后支持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在过程性评价和成长档案里,老师看到的不是他们“做到了什么”,而是“从哪里,成长到了哪里”。“最终,我们听到的将不再是单调的齐唱,而是由无数独特声部交织而成、磅礴而和谐的生命交响乐!”
高中 李一丁
《格外的活法》
在高中留学咨询中心工作的十年间,李老师是孩子们的专业升学指导师,也是贴心的好朋友,每个学生在她眼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那些鲜活的个性、有趣的灵魂,跳出一把“尺子”的衡量范围,“格”外优秀,“格”外生动。他们“格”外的活法充满蓬勃的生命力。“易经男孩”对“算卦”有独到的见解,李老师与他的交流就从算卦开始,看到了他深厚的积淀和发自内心的热爱。“好好学生”在校园成长的点滴琐事中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内心挣扎,终于找到自恰的“点”:“和做领导比起来,我更愿意做员工”……这些孩子成长的每一次细微颤动,都被李老师看在眼里,她用独特的关怀见证着每一朵花开。
高中 夏琴
《看见“这一个”——个性化教育的思与行》
夏老师围绕“教学篇”和“管理篇”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在教学中,老师们有这样的困境:同一个知识点,学生有不同的追问;同一份AP试卷,成绩也是千差万别。作为AP经济学老师,她根据学生的多样性,优化教学方法;实施个性化分层教学,分基础、进阶、拓展三层进行;为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试策略,如心理建设、时间管理、错题原因分析,做到个性化。在管理上,夏老师打造班级个性化的“三阶模型”。第一阶:氛围赋能——打造归属感,第二阶:价值引领——激发成就感,第三阶:个体关怀——给予安全感。所做的一切,都是让每一个个体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航向。
小学 简瑞
《因你不同,而盛放》
从一年级的“小豆包”到五年级的少年郎,简老师入职二十一世纪的五年,以细致入微的陪伴守护在这群娃身边。从“刺头”到被看见被认可的篮球先锋、记录员、小组长,孩子的转变让简老师领悟到:“教育的力量,不在批评,而在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遭遇变故而焦虑、退缩、脆弱的孩子,老师及时的关心、鼓励和陪伴能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在心理老师和年级组长的支持下,简老师制定“保证安全,理解情绪”的个性化方案,帮助孩子走出泥潭,重建情绪。老师的背后是学校,个性化教育生态在学校倡导、学部支持和年级协作中,将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走进了每个孩子的心里。
高中 郭方舟
《看见每一个独特的你——谈教师个性化支持》
标准化考试的背后,是一张张不标准的脸,如何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真正负责?郭老师班上有个孩子一开始对学习提不起精神,郭老师发现他对图像表达却十分热情,她认识到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应该是走进学生以图像为母语的世界。于是,她将阅读训练可视化纳入教学案设计、加大图形组织器使用频次等。几个月后,这名同学的成绩突飞猛进。郭老师总结,老师要做一个满怀好奇的观察者和发现者、一个满怀智慧的编码者和转换者、一个满怀激情的学习者与同行者,从而为每一个学生精准搭建自主探索的“脚手架”,去看到分数背后的学生,理解沉默之下的声音,去点燃学生内心深处那团独特的火焰。
初中 聂玮
《看见每一颗星,照亮每一段路》
从安静女孩的银河自白,到成绩普通却酷爱画玉兰花的男孩,聂老师从那些被忽视的微光讲起,分享自己用“三束光”照亮每个孩子成长的体会。第一束光,照进语文课堂。聂老师把作业做成自选超市,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展台。“好的作业从不是整齐划一的正确率,而是百花齐放的创造力。” 第二束光,照进心灵深处。承载了家族希望的大男孩十分淘气,不遵守校规校纪。在老师的个性化关怀下,他从“被告”转身成为课代表、小组长。“家长从诘问到并肩,学生从黯淡到自发光,教师从焦虑到笃定。”导师的个性化教育,不是“按剧本育人”,而是“顺着孩子的性子,引着他往好的方向走”。第三束光,照进成长系统,让常规成为个性的舞台。在多元评价方式下,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都能被看见,自信在悄然增长……

我校1:4.5的师生比,在学生个性化支持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7位老师鲜活的案例、点点滴滴的付出令人感动,感谢老师们的全情投入!
为人师者责任重大,关系着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工作到底有没有做到位。为了让每个孩子拥有理想的成绩,老师们付出大量心血,与此同时,为了让孩子申请到世界名校,还要在活动、实践、竞赛、文书方方面面付出努力。老师与家长、孩子不分昼夜的沟通细节书写着珍贵的“教育家”精神。
我们也在探讨如何让每个孩子绽放得更好,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落地,例如让每个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对每一次课堂,每一次作业,每一项活动,都高度重视,为自己负责。再如利用电子档案、网络平台,助力学生的个性成长等。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绽放个性,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