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EN

精彩纷呈!第27届“锡华杯”课赛下半场如期而至

2024-05-23

5387


这几天,第27届“锡华杯”下半场 如火如荼地开展。

科学、物理、生物、道德与法治、心理、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技术、外教英语等特色课程,以不同面貌呈现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实力。

“课堂大于天”的理念在这一节节精彩的高效课堂里得以体现。


01






赵梦祎  小学  科学 《用水计量时间》


赵老师化身《国家宝藏》的主讲人,用水钟、火钟引入课堂内容。通过小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研讨“水流出同样的体积,时间是否一致”的问题。“三二一,放!”孩子们分工合作,操作、观察、计时、记录,井然有序、衔接顺畅,带着疑问探索科学问题。分析数据,寻找解决方法,孩子们在一次次改良中体会古老文明的魅力。


当赵老师说:“在长达1500多年里,我国一直拥有超越西方的计时工具”时,孩子们为前人的超凡智慧而自豪。老师激励同学们踏着前人的足迹,勇敢地承担起科技兴国的重任。


02




张钊  初中  物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


在一段游泳比赛视频中,“钊哥”带领同学们复习了重力、浮力、反冲力、阻力等概念。如果“钊哥”这只旱鸭子要学游泳,能不能浮上来呢?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条件,快速计算。为了帮老师克服困难,同学们还给出了减肥、往水里加盐、戴游泳圈等方法。几只呆萌的小黄鸭的浮沉情况如何呢?同学们现学现用,运用公式计算,画出了每个小黄鸭的受力示意图,想办法让锡箔纸漂浮在水面上。


轻松有趣的话题、创意爆棚的解决方案,同学们的灵感被激发,各种抽象的“力”在这一刻都具像化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层层递进的节奏,同学们剥茧抽丝,在简单的实验中,学习了浮沉条件,对轮船、潜水艇等大型设备的科学原理有了深入了解,培养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了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相连。“哦!”同学们一阵阵恍然大悟的声音,时不时响起……


03




王赫然  高中  生物  《DNA结构》


这节课,王老师全英文讲授生物学知识DNA的双螺旋结构。DNA这一独特的基因要素,具有稳定性、与众不同的特点。如何认识DNA结构?同学们小组合作,用精巧的模型搭建核苷酸结构……从单体到单链,到双链,到螺旋状结构,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本单元聚焦DNA结构、碱基配对原则、DNA复制、中心法则、DNA突变……生物科学的深奥,加上专业术语的生僻,形成双重障碍,难度大大增加。同学们却沉浸其中,聚精会神,紧跟老师的引导,一步步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


04




胡春艳  小学  道德与法治 《请到我的家乡来》


胡老师带着香脆美味的山东大煎饼和儿时的温情故事来到了课堂上。围绕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是家乡小导游、家乡的特产真不少、我的家乡人四个板块,孩子们通过角色表演、讲故事、介绍绘画作品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家乡。在观看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叔叔在空间站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后,孩子们纷纷赞起了身边的家乡人,幼小的心灵感受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作为宋庆龄班,老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了关于伟人的故事。在这堂课的结尾,孩子们通过短片了解“国之瑰宝”的事迹,在一张张小卡片上留下了自己的心愿,希望长大后对祖国和家乡做出各种贡献。


05




方家琪  小学  心理课  《拍拍朋友观》


在这堂心理课上,老师组织了一场“虚拟朋友拍卖会”,同学们化身拍卖师、产品经理、财务经理、安保队长等,展出有共同兴趣、懂得倾听、关心他人、忠诚、学习好等与友情相关的要素。孩子们在内心衡量这些“拍卖品”在交友中的分量。“绘制我的理想朋友”环节,孩子们在姜饼人身上用彩色绘制出了理想朋友需要具备的特质。他们抽取“友谊卡”,向好朋友表白……


同伴关系是学生时代十分重要的因素,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课前的问卷调查中,孩子们认真思考了自己的交友现状,老师结合孩子们的情况设计了教学内容,帮助大家“彼此接纳、友好交往”。


06




张博  小学  体育与健康  《侧向助跑跳高》


张老师这节体育课循序渐进,从课前热身,到知识点讲解,到原地高抬腿触杆、原地摆腿触杆、行进间摆腿触杆……杆在一点点抬高,难度在一点点增加,孩子们不知不觉间掌握了动作要领。来到小组跳高竞赛大比拼环节,孩子们竞争意识被激发,运动潜能被点燃。整堂课行云流水,十分丝滑,而且再现了我校体育常态课的样貌。基础而简单的动作,扎扎实实的练习,让每个孩子学会了助跑、起跳、过杆、落地。


07




祖鸿利  初中  体育与健康 《飞盘轴转技术》


飞盘是近年来广受大众喜爱的运动游戏,我校初中设置的体育选修课将这一运动引入课程。看似简单的动作蕴含了很多技巧和难点。如何将这一项目玩儿成专业水平?体育组老师自行设计课程内容,分步骤教授。轴转技术、手型转换、脚步练习、小组传防练习……同学们细细品味每一次挥臂、出脚的差异。随着抛接盘距离的拉远,他们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速度、灵敏性等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轻快的音乐、花样的假动作、层层提高的难度,同学们练得不亦乐乎。在比赛环节,小组紧密配合、紧张激烈,赛出了篮球、足球赛的热烈。体育课原来还可以如此有趣!


08




陈精文  小学  体育与健康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哎呦不错呦!”“这个真棒!”“此处应该有掌声!”在陈老师这堂课上,我们看到了篮球复杂的技巧是如何一点点传递给孩子们的。从开始的球性练习:指尖拨球、左右钟摆球、左右手上下推拉球、由上至下扣球、由下至上甩球、胯下8字,到后来的抢占堡垒的热身游戏,再到后来的脚步练习,陈老师循循善诱,边演示边提问,引导孩子们在练习中体味每个动作要领。运球投篮比赛更接近真实的球赛,同学们活学活用,将动作组合起来,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也对篮球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09




Christopher Narmi  小学  外教英语  How I Make Music


一年级的外教课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这节课老师讲解了音乐相关的科学知识。热爱中国文化和唱歌的外教老师,巧妙地将中国传统乐器笛子、鼓、古筝等引入课堂,瞬间拉近了孩子们与知识和语言的距离。运用互联网技术展开的小游戏Word Shadow Game紧紧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beat pluck shake blow 等音乐词汇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小豆包”们牢牢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堂的结尾,孩子们不仅沉浸在音乐的愉悦里,还沉浸在对传统文化的自信里。


10




Norma Leah White  初中  外教英语  创意写作


What do you see?What do you feeling?九年级的这节外教英语课上,老师用色彩鲜明的图片引导同学们了解了明喻、暗喻、象征等创意文学写作手法。诗歌是怎样运用这些写作手法的?老师现场作诗进行了展示。李白的《静夜思》用英文读出来会有什么韵味?拜伦的诗妙在何处?同学们在吟诵中细细品味。经过头脑风暴、精心酝酿,大家尝试着用英语创作起了自己的诗歌……中西文化的交融静静地在课堂上流淌。


11




Phillip Abraham Bullock  高中  外教英语  创意写作


如何将感情融入创意短文写作?10年级的这节外教课是上节外教课的延续和深入。作为国际化学校,高中学子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英语考试及运用能力,还面临着申请压力。如何提高写作功底,撰写各种文书及活动列表、申请材料?如何在招生官面前呈现自己鲜明的特色?高中外教老师的课程是有力的脚手架,循序渐进地搭建扶梯,帮同学们扎实提高写作能力。在这里,他们从诗歌到短文,到成长和回忆录,逐步掌握撰写申请材料所需要的能力,为出国留学储备了一定的分析、研究、情感表达能力。在高中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国际化教育成熟、务实、系统的架构。


12




刘青妍  小学  舞蹈课 《村居-诗中舞 舞中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清新的田园生活小诗,在孩子们的演绎下洋溢着欢快的气息。小草萌发、黄莺展翅、杨柳摇摆、儿童散学、放风筝的情景,孩子们用肢体动作进行了生动的诠释。伴随着轻快的音乐,他们在表现诗歌内容的同时,感受着舞蹈之美、古诗词的意蕴之美。诗中舞、舞中悟,整堂课下来仿佛一幅动态的画面,令人陶醉。


13




王亚楠  初中  机器人课 《畅游校园——双光感自动循迹机器人》


“后勤阿姨每天给各学部的同学们送水果很辛苦,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机器人课程知识帮她减轻负担呢?”王老师从真实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同学们进入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双光感循迹程序中,机器人如何实现停车、左转、右转、直行呢?传感器的安装有何特点?算法流程图如何绘制?……一系列专业问题引导着学生深入探究。机器人课程作为我校的特色课程,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取问题,对问题进行抽象、分解、建模并优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14




杨泽阳  小学  美术课 《画民间玩具》


杨老师带着一款好玩又古老的玩具——泥咕咕来到了课堂。当货郎手执拨浪鼓走到孩子们中间时,他口袋里的小玩意儿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斑鸠、老虎、狮子、孔雀、小狗……通过观察真实的泥咕咕,他们感受了这款承载千年文化的小玩具鲜明的特色:简练夸张古朴的造型,绚丽丰富鲜艳的色彩蕴含了吉祥美好幸福的寓意。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媒介上绘制各种造型的泥咕咕图案。虽然孩子们在现代化高科技玩具的陪伴中长大,但看到这款穿越千年历史而来的玩具时,眼中闪烁的是欣喜,是童真,是对美好生活的感受。他们华夏子孙的基因在这一刻被激活了。


14堂课,各自精彩,展示了我们高效课堂的面貌。

下一届“锡华杯”,让我们敬请期待!



图片来源 | 郭明  朱吟之
文案编辑 | 张娜
美术设计 | 顾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