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EN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2019-12-16

8458

什么是理解?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这些问题,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予以了解答。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是一本被广泛借鉴和应用的针对教学设计的指南式书籍,该书系统讲述了什么是“理解”,什么是“逆向设计”,对教学设计提出了由表及里的建议。更可贵的是,其中提出的UBD模型,有着切实可行的标准和依据,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本书的重点在于逆向设计,UBD逆向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依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从这三个阶段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该设计思路基本是对传统设计思路的一个逆转。UBD是从确定预期结果开始设计,即此设计将达到什么目标,学生需要理解哪些问题,大概念是什么,基于此,教师还应该设计相应的基本问题;第二步,是确定合适的评估依据,这中间就涉及到表现性任务,设计恰当的表现性任务是检测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有其他的证据,例如日志、小测等来证明学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里也要关注学生对不同时期的自我评估。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基础上,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在设计学习活动的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在确定了目标和评估的依据以后,我们需要思考学生需要哪些技能和知识来达到目标,什么样的活动才能让他们高效获取。

逆向设计的理念为我们全人课程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方向性的指引,成为了我们主题教学的指向灯。在主题教学中,我们首先确定本主题下的聚合概念,包括八大跨学科概念及学科概念,之后根据大概念设计基本理解,即本主题学生所应该达成的理解目标。根据基本理解,设计相关引领问题,如同脚手架一般帮助学生逐步达成理解。接下来设计评估依据,也就是探究活动,主要为真实性表现任务。

以“春天”这个主题为例。首先,我们根据单元主题确立了六个聚合概念,分别是:因果、变化、联系、生长、审美、表达。基于此,我们设计了辅助学生达成理解的探究问题:

1.春天在气候和景物上有哪些变化?

2.春天这些季节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3.人们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季节的理解和情感?地球公转引起季节变化,形成季节特点。

之后,我们确定了该主题的基本理解:

1.春天为万物生长提供合适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2.人们通过播种、栽培等农业生产活动来获取食物。

3.人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纪念春天的自然变化。

基于此,我们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基本问题,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也就是探究活动。我们所设计的探究活动如下:

头脑风暴

KWL前测,形成问题墙

寻找校园内外的春天

制作春天节气小挂历或时间轴

室内土培及水培植物(大蒜、芽苗)

种一粒种子

书写观察日记

蚕宝宝成长记

制作花期表

畅游花卉大观园

草木染

记录自然笔记

(春天的花朵)

    在关注理解目标的同时,我们也同样重视学科目标以及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最后,我们基于主题融合各学科知识点,梳理学科知识技能,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起点。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必须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接受“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知识不能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它只能通过巧妙设计和有效指导由学习者自我构建而来。

如何设计行之有效,恰到好处的课堂,一直是我,也是每一位教师追寻的。我将继续阅读和钻研,给学生一个更深层次的、更具效能的课堂环境。(胡文静)